化書
目錄
內容簡介
《化書》,道家著作,唐末五代譚峭撰。內涵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科學,可謂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學家。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其內容大旨是以老莊思想為本,又兼融儒家學說。該書認為世界根源於「虛」,由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最終復歸於虛,「虛」既是萬物本源又是萬物的歸宿,虛與物是循環轉化的關係,識之就能進入「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的永生境界。書中又用大量篇幅論述了社會演化,揭示動亂的原因,提出對策。全書在內容上,基本發揮了老莊學說,認為世界時刻都在變化之中,萬物由虛化生,又化為虛。化之不間,如環之無窮,皆出之於道,並據此闡述了修道成仙的思想。雖是一部道書但是也涉及當時許多社會經濟,及政治權術方面的論說。又兼有一些凹凸鏡方面的知識,涉及面很廣泛。在思想上,本書中具有同情人民的社會觀與歷史觀;既有對傳統道教思想的稟承,又有對其的闡發,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譚峭的《化書》對中國古典美學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後作為道教重要典籍之一而被收入了道教圖書總匯《道藏》之中。 古人云化書者,觀化也。凡自有而忽無,自無而忽有,皆化也。其自有而漸無,自無而漸有者,亦化也。以我推物,以物推物物,以物物推天地,皆自有無之際得之,而保身、理天下之道寓焉。其旨遠,其辭文,其言約中.
作者簡介
譚峭(860或873968或976),男,字景升,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學者。泉州府清源縣(今屬莆田市華亭)人。幼而聰慧,博聞強記。及長辭家出遊,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後隨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後入南嶽衡山修煉,煉丹成,又隱居青城山。譚峭的《化書》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對中國古典美學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著作《化書》內涵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科學,可謂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學家。
內容預覽
原文: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含之為太一,放之為太清。是以坎離消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竅,真氣薰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是謂神化之道者也。 譯文: 道的外在表現,是由虛無中產生精神和意識,精神和意識中產生孕育個體的元氣,這個元氣凝聚轉化形成個體,個體的形狀千差萬別,構成現在的物質世界。道的內在本質,則是由個體形態轉化為元氣,元氣轉化為精神和意識,精神和意識回歸虛無,在虛無中沒有形態的差別,本質上是相通的。古代先賢至聖對萬物個體從產生到回歸自然這個循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