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庭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設,轄境在伊州以西,故稱伊西(伊州地處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與西州之間);治所在北庭都護府,節度使例兼北庭都護,故通稱北庭,亦稱伊西北庭。統轄伊、西、庭三州以及北庭都護府境內諸軍鎮、守拙。開元後與磧西四鎮節度使時分時合。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地入吐蕃。[1]

[]

目錄

唐方鎮名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設,轄境在伊州以西,故稱伊西(伊州地處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 沙州(今甘肅 敦煌縣城西)與 西州之間);治所在 北庭都護府, 節度使例兼北庭 都護,故通稱北庭,亦稱伊西北庭。統轄伊、西、庭三州以及北庭都護府境內諸軍鎮、守拙。開元後與磧西四鎮節度使時分時合。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地入 吐蕃

北庭下轄庭、伊、西三州,並在 庭州設瀚海軍、在伊州設 伊吾軍,在西州設天山軍,統兵兩萬人,東至 星星峽,西至月弓城,北至昆堅,南至西州大 沙海。橫跨萬里,建立了戍堡守捉、城、軍等四級防禦體

另外,北庭漢人眾多,早在唐初,隨着 唐軍征服西域,大量具有冒險精神的漢人便追隨着軍隊來到安西,他們首先便落腳於北庭,然後慢慢向安西各地擴散,但北庭,尤其是富饒的庭州,它始終是漢人最集中之地,經過百年發展,雖安西歸屬幾經起伏,但大量的漢人還是牢牢地在北庭紮根了,開元後,隨着軍戶制的最終確立,北庭和安西又迎了一波新的漢人移民潮。

此時,北庭的漢人已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動了北庭的農業大發展,為便於管理,朝廷便在庭州設立了中原縣制,轄 金滿、浦類、 輪台三縣,北庭漢人基本上都居住在三縣中,同時,這裡也是嶺西胡商的貨物中轉之地,經過數十年的治理,這裡商業繁榮,物產富饒,民族和睦,人民安居樂業。

北庭介紹

自漢武帝起,漢朝與匈奴發生大規模戰爭,至東漢時匈奴已元氣大傷,分裂為南北二單于,史稱北單于庭為北庭(單于庭指匈奴的王庭即首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