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图
〈匡庐图〉,绢本,纵长185.8公分、横宽106.8公分,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是五代后梁荆浩的作品。[1]五代的隐逸画家荆浩是水墨山水画演变的关键人物,他将唐代吴道子的笔描与项容的泼墨技法结合,扩展笔墨描写山水的能力。荆浩的画风后来由关仝、李成和范宽继承,演变成永恒不朽的巨碑式山水。一般认为〈匡庐图〉是北宋画院画家对荆浩的仿古作品,保留五代山水的特征,但是结合了北宋宫廷画院的风格,再现与隐逸主题相关的山水形象,向荆浩这位雄伟风格山水之父致敬。
唐寅〈匡庐图〉,绢本,纵长148.5公分,横宽72.2公分,现藏于中国安徽博物院。
目录
特征说明
本幅画与范宽〈谿山行旅图〉不同,近、中、远三景并未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上,而是将近景的松石、茅舍移至画面右下角,中间以广袤的水域隔开,与左上方体积庞大的远景主山相对。画家采用“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设计,与宋人〈岷山晴雪〉十分类似,都受到北宋末流行的小景山水画的影响,这暗示〈匡庐图〉的成画年代应晚于十一世纪。
主峰由垂直片状的山体结组而成,山石的轮廓用尖锐转折的笔法勾勒,边缘整齐,仿佛刀切割过,渲染则是在岩面内侧施浓墨,靠近轮廓的外侧留白。这一类山岩的造型、笔描与南京栖霞山出土的十世纪浮雕,或是传世贯休〈十八罗汉图〉上的山石相近,带有平面、程式化的风格,因此显现出浓厚的仿古意味。
描绘山石的皴法是从范宽变化而来,画家以密如雨点的皴纹,刻划岩石粗砺坚硬的质理。然而,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这种“小斧劈”皴的使用,在李唐《万壑松风图》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显示〈匡庐图〉与北宋末宫廷画院的风格密切相关。
前景几株松树伫立于烟雾中,松干的质理和尖细的松针描绘十分细腻写实,可见画家观察自然入微,并且具备高超的写生技巧。据荆浩《笔法记》记载,他隐居于太行山洪谷,尝见古松“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为之惊异,遂携带纸笔写生,得数万本。〈匡庐图〉这位画家的画艺真可谓得到荆浩的神髓。
本幅画“匡庐”的标题,乃是根据元人柯九思在画上所题“写出庐山五老峰”而来,画中描绘崇山峻岭、群峰环抱之势,叠嶂耸入云霄,瀑布直泻、飞流直下三千尺,正符合骚人墨客心中完美的庐山形象。庐山,它也是隐士喜爱结庐之地,画中可见山间屋舍内,摆设有书法屏风,有童仆携琴而入,点出高士隐居的主题,这应当是后人认为本图作者为荆浩的原因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