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蓮 (桔梗目桔梗科植物)
半邊蓮 (桔梗目桔梗科植物) |
半邊蓮(學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桔梗科半邊蓮屬多年生草本。莖細弱,匍匐,節上生根,分枝直立。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橢圓狀披針形至條形。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葉腋;花梗細,小苞片無毛;花萼筒倒長錐狀;花冠粉紅色或白色。蒴果倒錐狀,長約6毫米。種子橢圓狀,稍扁壓,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區;印度以東的亞洲其它各國也有分布。
全草藥用,含多種生物鹼,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治毒蛇咬傷、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蟲病腹水、闌尾炎功效等。
目錄
基本信息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生長習性
3 分布範圍
4 繁殖方法
▪ 種子
▪ 扦插
5 栽培技術
6 病害防治
7 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細弱,匍匐,節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無毛。
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橢圓狀披針形至條形,長8-25厘米,寬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全緣或頂部有明顯的鋸齒,無毛。
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葉腋;花梗細,長1.2-2.5(3.5)厘米,基部有長約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沒有,小苞片無毛;花萼筒倒長錐狀,基部漸細而與花梗無明顯區分,長3-5毫米,無毛,裂片披針形,約與萼筒等長,全緣或下部有1對小齒;花冠粉紅色或白色,長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於下方,呈一個平面,2側裂片披針形,較長,中間3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較短;雄蕊長約8毫米,花絲中部以上連合,花絲筒無毛,未連合部分的花絲側面生柔毛,花葯管長約2毫米,背部無毛或疏生柔毛。
蒴果倒錐狀,長約6毫米。種子橢圓狀,稍扁壓,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生長習性
半邊蓮喜潮濕環境,稍耐輕濕乾旱,耐寒,可在田間自然越冬,生於田埂、草地、溝邊、溪邊潮濕處。人工種植以溝邊河灘較為潮濕處為佳,土壤以沙質土壤為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區;印度以東的亞洲其它各國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種子
春季4-5月間,新苗長出後,根據株叢大小,每株叢可分4-6株不等。然後開溝,按行距15-25厘米,株距6-10厘米栽種。
扦插
以高溫高濕季節為扦插適期,將植株莖枝剪下,扦插於土中,溫度在24-30℃,土壤保持潮濕,大約十天便可成活,來年春季移栽於大田,大田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大田要勤中耕除草,防旱防澇。
栽培技術
幼苗期注意鬆土除草。栽種後施1次農家肥;夏季收穫後追施1次畜糞或硫酸銨、尿素等;冬季施腐熟肥或堆肥。遇乾旱季要灌從,經濟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生長。
半邊蓮栽植後,一年可收割兩季,頭茬在夏季生長茂盛時,二茬在秋季霜降前,收割時用鐮刀剪齊後割取,洗淨泥沙,除淨雜物,直接曬乾或烘乾即可。以身干,色鮮、無雜、無霉變、無蟲害、青綠色為好,其次欠佳。
病害防治
常見問題防治措施
植株倒伏。原因:受葡萄胞菌屬(Botrytis)侵染引起的莖腐病;受枯苗菌屬(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解決方法:不要讓植株生長在長期潮濕的基質里;避免莖稈在天黑前還處於潮濕的狀態;多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定期噴施殺菌劑。
營養生長旺盛,開花稀少。原因:施用過多的銨態氮和磷肥;長時間低光照強度;盆距過近。解決方法:嚴格控制20-10-20和20-20-20等高銨態氮及磷的配方肥的施用量;增加光照強度至30000~60000lux,以階段性恢復高強度光照。
葉片上有病斑,葉片有壞死斑塊。原因:基質長時間潮濕;低光照;經常高頻率的澆水,兩次澆水間基質完全徹底乾燥;高濃度的葉面肥。解決方法: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
植株單薄,分枝少。原因:早期施肥不足;摘心(打頂)次數不足;盆距過近。解決方法: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
藥用價值
全草可供藥用,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山梗菜鹼 (lobeline)、山梗菜酮鹼 (lobelanine)、異山梗菜酮鹼 (isolobelanine)、山梗菜醇鹼 (lobelanidine)。[1]
參考文獻
- ↑ 半邊蓮的生長環境和功能,小草不擔心寂寞, 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