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姜
南山姜
南山姜,(拉丁學名:Alpinia mu-tica Roxb-Catimbium mutica Holtt),姜科山姜屬植物,也屬姜中的一種,分布廣西、雲南、廣東韶關始興一帶。南方村民祖祖代代在山崗上相傳種植,因其生長地域的特殊性,南山姜又被稱為「南方山姜」,又稱南姜。
南山姜藥用價值高體積小,形態怪異,姜味濃重。是普通生薑的活性成分的三倍。 南山姜在古時更是一度成為貢姜上貢給朝廷,南方姜在沈所種植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以前都是拿來做藥,對身體的益處十分大。 南山姜對種植條件要求很高,對土質、水分、空氣要求十分高,它要生長在半陰半陽的地方,不能長時間有太陽。因此南山姜也成為了始興沈所鎮南方村的一大特色。當地坐月內鏈子的家庭必備之一,供不應求。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南山姜、 拉丁學名: Alpinia mu-tica Roxb-Catimbium mutica Holtt、 別稱: 南方山姜,南方姜,左撥窖姜、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姜亞綱、 目: 姜目、 科: 姜科、 亞科: 姜亞科、 族: 姜族、 屬: 山姜屬、 種: 南山姜、 分布區域: 廣西、廣東韶關沈所、雲南、
形態特徵
南山姜的體型香比其他姜形較小。較為修長。成形後的姜塊成巴掌形狀,有較多的枝芽,外表皮顏色為土黃色,較嫩的為嫩白的肉色,有較濃烈的刺鼻味道,那味道是南山姜的特有芳香味道。 吃南山姜的時候,辣味十足,而且還不帶渣,鮮嫩爽脆,味辛、性溫的功效給人們帶了豐富的營養功效。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廣西、雲南、廣東韶關始興一帶。 沈所種植南山姜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根據《始興縣誌》記載:南山姜,在當地又有稱南方左撥窖姜,是始興縣老百姓耳熟能詳有名特產,南山姜在農村土地上種植,清末民初開始至今有較長歷史,南方村民祖祖代代相傳種植,全部在山崗上開墾新土種植,先煉山後開墾,使植物變為肥料,種植一年後不連作,輪作間隔8年以上,防止土傳疾病的污染,尤其是腐爛病的大量發生,而造成種植困難。傳統的始興南山姜主要分布在始興縣的沈所鎮和城南鎮。[1]
種植技術
一、選擇合適的地點和土壤。
生薑喜蔭,怕強光,要選北坡背陰的丘塊。
二、合理輪作
生薑連作不能超過兩年,輪作作物不能選擇辣椒等茄科類作物,如果是高岸田,最好是水旱輪作。
三、選種、消毒
可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等對土壤進行消毒,重點是上年的種植溝。特別要注意清園,對上年殘留的生薑根、莖、葉要徹底清除,減少病蟲源。
四、施足基肥、播種覆蓋
在3月中下旬晴天播種,保護地播種需注意做好土壤透氣工作,連續晴熱天氣要揭膜,防止高溫危害。播種後最好用牛欄糞覆蓋,畝用2500—3000斤。既保濕保肥,促進生薑前期生長。
五、中耕除草、培壟施肥
夏至後取出種姜,種姜不取出亦可,但是不取出種姜會影響新收穫生薑的外觀品質,到收穫時需清理殘留的種姜,而殘留種姜沒有價值。
六、遮陽保濕
有的農民採用間種玉米的方式來遮陽,效果不好,必須採用遮陽網或人工蔭棚的方式遮陽,有條件的要儘量澆水或灌溉。如果是漫灌,必須做到速灌速排,不能漬水。
七、病蟲害防治
生薑病蟲害不多,只有少量鑽心蟲危害和姜瘟病。生薑姜瘟病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發病後可用農用鏈黴素進行防治。有農民反映,用青黴素的效果很好。[2]
主要價值
南山姜是一種很有例利用價值的經濟作物,其所含豐富的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質,還有大量的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是一種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的良好食物,被中醫學者們認為是藥食同用的良好保健品。
主要功效
北姜食用,南姜藥用
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對於那些剛剛生出完孩子的婦女來說,每餐食用生薑以起到祛風的效果,沒天吃一餐姜有利體質復原及餵養嬰兒;南山姜有助於增加食慾防胃病,無論是蒸魚做菜,還是調味作料,生薑絕對是桌上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魚腥、除膻味,菜湯加姜還可以祛寒和中,味道清香。市面上更有各種不同的生薑泡製品種,其味道也是非常的地道鮮美。 【藥 名】:南山姜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姜科植物南山姜的果實。 【功 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主 治】:用於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胃寒嘔吐、頭皮表層健康、促進代謝、殺菌消炎、有陽生陰長之意。 【性味歸經】:辛、溫。入脾、胃二經。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