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分水龍王廟
概述
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經明清多次擴廣增建,形成一組規模宏偉又十分壯觀的建築群體。座南向北,平面布局呈橫向扁方形。是一所以龍王廟為主體,附以禹王殿、宋公祠、觀音閣等綜合性的廟宇[1]。東西闊250米,南北深220米,占地55000平方米。
建築
龍王廟
是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前有廟門圍牆起於石砌而成的高台之上,門外分列四對面目猙獰的石雕水獸。居高臨下緊連寬4米,長220米的石砌河岸。12根供船隻停泊挽纜的巨型石柱,如同衛仕一般屹立於河岸上。
廟門前院
迎面可見闊21米、深13米、高亦13米的單檐歇山式大殿,紅牆綠瓦、檐角飛挑、起翹掛有風鐸。重梁起架,內頂天花藻井,斗拱疏朗。殿內原奉20尊形象生動,神態各異的泥塑神像,懸掛「疏流利運」,「麻被汶泗」,「總制分流」,「廣濟群生」等橫豎匾額30餘面[2],皆為明清士紳名流所書,儼若書法展覽一般。殿左設鐘鼓二樓,右側設磚制結構「字紙樓」一座。殿前建一戲樓,樓上高懸「大咸池」巨匾,底層為門樓通道,門外有木製牌坊。
禹王殿
平列於龍王廟左側,單檐硬山,殿闊15米,深8米,高10米,頂覆琉璃瓦,脊飾蟠龍,內奉禹王塑像。殿前臨河矗立「水明樓」一座,起建於高4米,寬18米,長22米的台基之上。台下中間為券洞式通道,沿台階而下即運河登岸處。台上樓高8米,闊12米,深10米,前檐下高懸「水明樓」大字木匾,為清代書法家松年手書,筆法遒勁俊灑,另配有「四山朝拱」、「漢水分流」,「銀漢分光」等匾額,懸掛醒目處。登樓遠眺,峰巒疊起;俯瞰汶、運二水交匯。樓下有乾隆御碑亭。銘刻清帝南巡途經此處的詩賦題詠。
宋公祠
居禹王殿之左,祠闊19米,進深10米,高10米,單檐硬山式,頂覆灰瓦,內奉在督導遏汶濟運的治河工程中,功勳卓著,備受人民愛戴的明永樂間工部尚書宋禮塑像。祠內有明清刻石10餘方,多為詩祠歌賦讚頌之詞。前有對列配殿二座,一座奉輔佐宋禮治河的濟寧同知潘叔正,一座內祀農民水利專家白英老人的塑像。
其他
另有觀音閣、螞蚱廟等組成了這一汶運兩河匯流要塞的建築景觀。加之,地處京杭運河中段,在運河史上分水龍王廟占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而在運河暢通之時,凡過往商賈遊船,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無不在此停棹瀏覽,就連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在此留住。
視頻
南旺分水龍王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品讀濟寧】追憶南旺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 ,搜狐,2019-12-17
- ↑ 京杭運河「南旺樞紐」工程 ,搜狐,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