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牡蒿菊亞族

南牡蒿,中藥名。為菊科蒿屬植物南牡蒿Artemisia eriopoda Bge.的根或全草。植物南牡蒿,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疏風清熱,除濕止痛之功效。主治風熱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蛇咬傷。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主根明顯,粗短,有側根;根狀莖稍粗短,肥厚。莖直立,單生或數個叢生,近無毛,基部常密被絨毛,上部或下部常生花序枝。葉片寬2-5cm,通常羽狀深裂,裂片5-7個,寬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又掌狀分裂,有時匙形而邊緣有齒或淺裂;上部葉三裂或不裂,裂片條形;全部葉上面無毛,下面被微柔毛。頭狀花序小,多數,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1.5mm,下垂,在莖頂或枝端排成復總狀花序;無梗或有短梗,有條形苞葉;總苞卵形,長約2mm;總苞片3-4層,無毛,外層卵形,背面綠色,邊緣稍膜質,內層長圓形,邊緣寬膜質;雌花4-8朵,花冠狹管狀,花柱伸出,先端2叉;兩性花6-10朵,不孕育。瘦果小,長圓形。花、果期6-11月。

目錄

南牡蒿各地名稱

南牡蒿(東北植物檢索表)牡蒿(北京植物志),拔拉蒿(山東青島),黃蒿(山西、內蒙古),一枝蒿(山西),米蒿(河北、山西),「烏蘇力格一沙里爾日」(蒙語名)

南牡蒿藥用相關

本種入藥,有祛風去濕解毒之效。另亦作青蒿(即黃花蒿)的代用品。

入藥部位:或全草。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歸經:入肝胃經

功效:疏風清熱,除濕止痛。

主治:風熱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蛇咬傷。

相關配伍:治毒蛇咬傷,鮮南牡蒿葉嚼爛敷患處。敷後再用鮮南牡蒿30g,金銀花15g,細辛、大黃各3g,水煎兌酒或黃酒服,早晚飯前各1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採集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曬乾。秋季挖根,洗淨,曬乾。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解毒。治風濕關節痛,頭痛,浮腫,毒蛇咬傷。」[1]

南牡蒿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明顯,粗短、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短,肥厚,常成短圓柱狀,直徑5-8毫米,直立或斜向上,常有短的營養枝,枝上密生葉。

莖:莖通常單生,稀少2至少數,高 (30-)40-80厘米,具細縱棱,基部密生短柔毛,其餘無毛,分枝多,開展,枝長10-20厘米,綠色或稍帶紫褐色,疏被毛,以後漸脫落。

葉:葉紙質,上面無毛,背面微有短柔毛或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近圓形、寬卵形或倒卵形,長4-6(-8)厘米,寬2.5-6厘米,一至二回大頭羽狀深裂或全裂或不分裂,僅邊緣具數枚疏鋸齒,分裂葉每側有裂片2-3(-4)枚,裂片倒卵形、近匙形或寬楔形,裂片先端至邊緣具規則或不規則的深裂片或淺裂片,並有鋸齒,葉基部漸狹,寬楔形,葉柄長1.5-3厘米;中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長、寬2-4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或全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近匙形,先端具3深裂或淺裂齒或全緣,葉基部寬楔形,近無柄,基部有線形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漸小,卵形或長卵形,羽狀全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先端常有3枚淺裂齒;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葉線狀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

花:頭狀花序多數,寬卵形或近球形,直徑1.5-2.5毫米,無梗或具短梗,基部具線形的小苞葉,在莖端、分枝上半部及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稍大型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略短小,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綠色或稍帶紫褐色,無毛,邊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雌花4-8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6-10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先端稍膨大,不叉開。

果:瘦果長圓形。

花果期:6-11月。[2]

南牡蒿產地分布

產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北部);

朝鮮、日本、蒙古(東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郊區平谷縣盤山。[3]

南牡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 500米以下的林緣、路旁、草坡、灌.叢、溪邊、疏林內或林中空地,也見於森林草原與山地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種。

圖片

南牡蒿相關變種

渤海濱南牡蒿(變種)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基生葉與莖下部葉質地稍肥厚,每側具3枚裂片,每裂片先端具3枚規整的淺裂齒。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

產山東省煙臺及榮成等海邊沙地。模式標本采自山東煙臺。

圓葉南牡蒿(變種)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基生葉與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倒卵狀寬匙形,不分裂或僅先端有疏而淺的裂齒或鋸齒。

產河北、山東與江蘇(北部);生于田邊、路旁與坡地。模式標本采自山東煙臺。

甘肅南牡蒿(變種)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植株矮小,高僅10-30厘米;根狀莖粗短。葉小,中部葉羽狀全裂,每裂片具2-3枚淺裂齒。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中等開展或略狹窄的圓錐花序。

產甘肅南部及西南部;生於海拔2 100米以下地區的田邊、路旁及山坡上。模式標本采自甘肅南部(康縣)。

山西南牡蒿(變種)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本變種的莖上部分枝,枝長3-4厘米。中部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或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1-1.5毫米。頭狀花序直徑1.5-2毫米,在莖上排成狹窄的圓錐花序。

產山西中條山。[4]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養生相關的知識,並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養生生涯。中藥養生自古便被古人使用和傳承下來,其包括日常疾病的治療,而且中醫的副作用較小,所以逐漸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它的市場份額也逐漸擴大,慢慢挽回了被西醫所霸占的份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