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禮賢
衛禮賢(1873年 - 1930年),外文名:Richard Wilhelm,理查德•威廉,中文又名衛希聖,字禮賢,亦作尉禮賢,著名漢學家。1873年6月10日,出生於斯圖加特——當時符騰堡王國的首府。他的父親是來自圖林根的一位手工業者,母親則是斯圖加特人,他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他是魏瑪差會的傳教士,在他57年的生活道路中,有20多個年頭是在中國度過的,他以一名傳教士的身份來到青島,轉而將興趣和精力投向辦教育、辦醫院,從而踏入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的門徑,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學西播」的一位功臣。
傳教士(亦譯宣教士)一般指西方國家的宗教組織向海外派出的,傳播天主教[1]、基督教的人員。1622年,羅馬教廷設立了負責向新大陸傳教區的教廷傳信部[2](今萬民福音部)。
目錄
人物簡介
1879年秋季,他進入小學學習,三年後轉入一所實科中學,這是因為他以後要接管父親的作坊。但是,1882年其父的過早去世改變了一切,他的家庭陷入困境。母親決定讓他日後從事新教的牧師職業,這要求他轉入人文中學學習,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雖然當時神學校的學費和普通大學一樣昂貴,但由於它是由教會基金會資助的,因此是貧窮的青年們接受大學教育的惟一途徑。
1891年8月,衛禮賢通過了「圖賓根新教神學校的入學補考」,這個考試相當於高級中學畢業考試。同年11月,他在那裡註冊入學。1895年8月,衛禮賢結束了首次神學職業資格考試,並於11月份被授予斯圖加特修道院所屬教堂(主教堂的牧師職位。接着,他去鄉村教區承擔了兩個代理牧師的工作。1896年初,他在符騰堡戰時後備軍中做了短暫的替代性服役,另外還擔任了代理牧師的職位。
1899年,年方26歲的德國傳教士衛禮賢來到了正大興土木的青島。到青島後,他就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衛禮賢,字希聖。那時,他不懂漢語,不識中文,但這並不影響其融入中國社會和興辦教育的熱情。1900年,衛禮賢在寓所里教授中國學生德語。次年,即向當局自薦辦學,以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為辦學方針。1902年在膠州街(今膠州路)柏林會教堂旁建講堂、宿舍,定名為禮賢書院,衛禮賢自任監督。1903年,在小鮑島東山(今上海路)建成新校舍,招收學生60餘人,此後,禮賢書院不斷擴建。1905年還創設女學,以衛禮賢夫人的名字命名為美懿書院,這是青島歷史上第一所女子學校。學校的課程,除德語外,余均按清廷頒行的學堂章程設置。由於衛禮賢興辦教育的貢獻,1906年,山東巡撫楊士襄以其「辦學有功」,請清廷賞賜他四品頂戴。
在此期間,衛禮賢除了致力於教育外,主要精力用於學習漢語和以孔子思想為核心、儒道佛為骨幹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上。作為傳教士,他沒有傳布基督教義,沒有發展過一個教徒,反而成為孔子的信徒,成為尊孔讀經的名人。1903年開始,他即在德國報刊上發表一篇篇推崇、介紹中國以及中囯傳統文化的文章,翻譯出版了一批中國古代經典。主要有1910年翻譯出版的《論語》,1911年翻譯出版的《道德經》,1912年翻譯出版的《列子》、《莊子》,1914年翻譯出版的《孟子》等。
衛禮賢在青島期間,和晚清名儒康有為、勞乃宣(清末京師大學堂總監)、趙爾巽(清史館館長)等過從甚密。特別是勞乃宣,衛禮賢以師事之,師從他學習儒家經典《論語》、《易經》等。1912年,康有為、陳煥章等在上海發起成立孔教會,力倡以孔教為囯教,衛禮賢聞訊亦到上海參加孔教會活動。從上海回青後,即籌劃在青島成立尊孔文社,並聘請勞乃宣主持社務。
與此相應,1913年還在禮賢書院建了尊孔文社藏書樓。這是青島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圖書館,也是中囯早期現代圖書館之一。「藏書樓」匾額為當時在青島當寓公的恭親王愛新覺羅傅偉所題。勞乃宣則著《青島尊孔文社藏書樓記》以贊之:「德囯衛禮賢以西人而讀吾聖人之書,明吾聖人之道者也。時居青島聞而憂之,與中國寓島諸同人結尊孔文社以求聖人之道,議建藏書樓以藏經籍……」。藏書樓廣收經、史、子、集,亦收藏現代中外文書籍。該書樓除對尊孔文社成員開放外,亦對禮賢書院教師及社會上層人士開放。時藏書多至3萬餘冊。
衛禮賢於20世紀20年代末曾短期回國,在青島生活了約20年,後主要在北京繼續進行文化學術活動。1924年衛禮賢回國前,還專程到曲阜參拜孔廟,瞻仰孔子聖跡。他忘不了青島,到青島巡視他創辦的禮賢書院(已於1923年改名為禮賢中學,匾額為前清北京大學堂監督、書法家劉廷琛所題)和尊孔文社,還去拜訪了潛心於古典作品研究的康有為,高興地接受了康有為贈予的古代書畫和康有為本人的著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潔束後,衛禮賢全家返回德國,任教於法蘭克福大學,成為首席漢學家。回國後,他仍醉心於中國傳統文化,除致力於中德文化交流外,繼續從青島開始的翻譯工作,先後翻譯出版了《易經》、《禮記》、《呂氏春秋》等中國古典名著。特別是《易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外乎一部天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衛禮賢受教於勞乃宣,在青島就開始翻譯,他嘔心瀝血,畢十年之功,終於在1925年出版面世,在西方被認為是無與倫比的版本。他翻譯的最後一部著作是《呂氏春秋》,是他逝世前兩年即1928年出版的。該書的出版,西方漢學家認為是開創性的貢獻。1930年,於斯圖加特逝世,享年57歲。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
- ↑ 淺談傳信部歷史職能,新浪博客,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