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山·張子官於福昌
張耒是北宋的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1]之一。其論文學創作淵源於三蘇,提倡文理並重,以為「文以意為車,意以文為馬,理強意乃勝,氣盛文如駕」(《與友人論文因以詩投之》)。
在文章風格上,他反對奇簡,提倡平易;反對曲晦,提倡詞達;反對雕琢文辭,力主順應天理之自然,直抒胸臆,「文章之於人,有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賀方回樂府序》)。
張耒的詩文正是其創作理論的具體體現,長短利弊皆本於此。其文風近似蘇轍,蘇軾對他有「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之聲」的稱譽(《答張文潛書》),張表臣也稱其文「雄深雅健,纖穠瑰麗,無所不有」(《張右史文集序》)[2]。
“ |
張子官於福昌,塊灰獨居,無與為友。賓客不至, 遺朋失舊。經時閉門,終日鉗口。出無與游, 居無與就。誰同我食,誰酌我酒。歸守妻孥, 出對廝走。駕言出遊,田童野叟。氣否莫交, 情包不剖。塞聰蔽明,盤足袖手。披書閱簡, 眩目疲肘。厭然成痼,不可針灸。於是張子, 滌慮除煩,披庭掃堂,枕手而眠。恍若有遇, 有神降焉。曰我實哀汝,獨無友朋。我有教告, 子乎我聽。凡世之人,百愚一賢。古昔所嘆, 非獨今然。得賢與朋,善固無儷。賢不可得, 將愚與比。友賢實難,幸然後值。不幸友愚, 與無孰利。諂笑傾辟,韜情晦實。測心獻計, 因隙投策。口是腹非,面歌背泣。友若此者, 實繁孔多。曷若不見,目清耳和。我復告子, 真友之實。爾遵我言,友胡有竭。人物雖殊, 可友同焉。賜爾以友,其名曰山。居汝左右, 在汝北焉。端不汝去,澹兮絕言。春麗夏繁, 秋疏冬瘦。霞霧融明,風馳雨驟。孤楫橫奔, 牢屯巧鏤。傲岸軒昂,清華潤秀。對食臨眠, 排堂入牖。效技汝前,雖勞不疚。山有佳泉, 多灌爾囿。歷石懸空,泠泠清漱。如聞妙音, 濯煩浴垢。不猶愈乎卑議庸讀,過耳增懣,入心善煩者乎。 山有修竹,汝園是植。靜麗明鮮,端虛正直。 如彼正人,揚言發色。微風散碧,宵月鏤白。 不猶愈乎市兒塵顏,敧眉鼓吻,佞笑浮言,工為媚悅, 善佞曲拳者乎。山有喬木,聳立而峙。端無媚姿, 若對正士。障雨蔽暍,千人所芘。微飈披拂, 吹奏竽籟。不猶愈乎蠕蠕鼠輩,女黠兒嬌,奴趨妾拜者乎。 山有好鳥,清喉麗羽。引嘯長鳴,群呼迭語。 夜管風弦,哀簧怨柱。不猶愈乎巷歌里舞,促縮跳梁, 顛妖淫污,父子不施,棄禮忘數者乎。如前實繁, 言胡可殫。汝與之樂,右攀左援。曷為孑孑, 寤寐嗟嘆。張子再拜,受言永懷。解累亡憂, 心通志開。高山岩岩,流水潺潺。竹茂木翹, 鳥鳴琅然。如前夷齊,而後閔顏。吾何為乎, 浩然其間。 |
” |
— [北宋]張耒 |
目錄
作者簡介
張耒(zhang lei)(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3]。
宋神宗熙寧年間,考中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年,以直龍閣學士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成為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4]。
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風流子》等。《少年游》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柯山詩餘》。列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5]。
政和四年(1114年),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視頻
友山·張子官於福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蘇門四學士簡介 ,搜狐,2020-06-16
- ↑ 文才出眾的宣州知州張耒 ,搜狐,2020-11-17
- ↑ 張耒簡介,古詩文網
- ↑ 他是北宋文學家,其詩香濃婉約,繼蘇軾黃庭堅之後又一詩界奇才 ,搜狐,2020-02-20
- ↑ 煙雨夜讀 | 請君試采中塘藕,莫道心空卻有絲,搜狐,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