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双肾藤

中文学名: 双肾藤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羊蹄甲属
种: 鄂羊蹄甲
毒   性:无毒

双肾藤[1],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鄂羊蹄甲Bauhiniaglauca(Wall.exBenth.)Benth.subsp.hupehana(Craib)T.Chen的根或茎叶。分布于甘肃、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收敛固涩,解毒除湿之功效。用于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痢疾,痹痛,疝气,睾丸肿痛,湿疹,疮疖肿痛。

目录

别名

入药部位

茎叶

性味

苦、涩,性

归经

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香橙素(aromadendrin),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5,7-二羟基色酮(5,7-dihydroxychromone)等[3]

相关论述

《贵州民间药草》:“收敛止血,治咳嗽遗尿,咯血,为止血要药。”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体虚久病脱肛,子宫脱垂,感冒,阴道流血,遗精和遗尿等。

相关配伍

1、治咳嗽咯血,吐血:夜关门30-60g。炖猪肺或煎水吃。

2、治大肠下血:夜关门30g,芭蕉根30g,苎麻根15g,皂角刺6g,黄精15g。将药放入猪大肠内,或煨甜酒糟服。(1-2方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3、治痢疾:(湖北羊蹄甲)根30-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癫痫:拟粉叶羊蹄甲茎30g,石膏15g,石灰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疮疖肿毒:(湖北羊蹄甲)叶研粉,二次淘米水调敷。痛甚者,敷药前后并以叶煎水洗[4]。(《湖南药物志》)

采收加工

野生秋季挖根,栽培的于栽培3、4年后,秋季挖根,晒干;茎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稍扁,大小长短不一,直径1-3.5mm。表面褐色,有细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并有少数细须根或残留须根痕,有的成凹沟。质坚硬,断面皮部褐棕色,木部色稍淡,密布细小孔洞(导管)。无臭,味涩微苦[5]

形态特征

鄂羊蹄甲又名:湖北羊蹄甲、拟粉叶羊蹄甲、田螺虎树。木质藤本,除花序稍被锈色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卷须略扁,旋卷。叶纸质,近圆形,长5-7(-9)厘米,2裂达中部或更深裂,罅口狭窄,裂片卵形,内侧近平行,先端圆钝,基部阔,心形至截平,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柔毛,脉上较密;基出脉9-11条;叶柄纤细,长2-4厘米。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具密集的花;总花梗长2.5-6厘米,被疏柔毛,渐变无毛;苞片与小苞片线形,锥尖,长4-5毫米;花序下部的花梗长可达2厘米;花蕾卵形,被锈色短毛;花托长12-15毫米(花盛开时长达20毫米),被疏毛;萼片卵形,急尖,长约6毫米,外被锈色茸毛;花瓣白色,倒卵形,各瓣近相等,具长柄,边缘皱波状,长10-12毫米,瓣柄长约8毫米;能育雄蕊3枚,花丝无毛,远较花瓣长;退化雄蕊5-7;子房无毛,具柄,花柱长约4毫米,柱头盘状。荚果带状,薄,无毛,不开裂,长15-20厘米,宽4-6厘米,荚缝稍厚,果颈长6-10毫米;种子10-20颗,在荚果中央排成一纵列,卵形,极扁平,长约1厘米。花期4-6月;果期7-9[6]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200m的灌木丛中、林中及山坡石缝中。

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温暖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选择不严,砂质壤土、粘壤土均可栽培。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春季育苗,开沟条播,行距20-33cm,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出苗后,加强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8-9月可施追肥1次,第2年春季或秋季移栽[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