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金閘
簡介
始建雙金閘
最早的雙金閘,建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黃流倒灌清口,靳輔「奏請於清河縣治西建雙金門大閘一座,閘下挑引河萬丈,分減黃流歸海,有裨運道。」雙金閘,是雙金門大閘簡稱,每孔寬為一丈八尺,雙門總寬三丈六尺。開始雙金閘的作用,是用來分泄黃水,可使清口黃河水位下降一、二尺,便於漕船渡黃。康熙二十六年(1687)開中河,在仲家莊建閘控制,運道從仲莊閘進入中河,避黃河百八十里之險。又「自清河縣西北起開河,經安東城,……迄於平旺河,由安東南潮河(灌河)入海,兼利鹽運,名下中河,一名鹽河。」雙金閘便成為鹽河的渠首。
康熙四十二年(1703)運口移到楊莊,改挑中河尾,利用原鹽河一段,拆去雙金閘中間磯心,穿縷堤在楊莊出黃,雙金閘兩側的閘牆,作為石質束水堰保留。乾隆八年(1743)因束水堰溜急礙航,便將閘牆拆除擴展,改做柴草壩,相機展束,以防黃流倒灌。
最早的雙金閘在今中運河中,拆除以後,為了向鹽河補充水源,1703年將鹽河口門從清河縣治西,下移到楊莊迤北的花家莊,建鹽閘代替雙金閘向鹽河泄水,此後便以鹽閘面世。雍正九年(1731)因大溜下移,鹽河口門形勢不順,將花家莊鹽閘堵閉,改建為草壩,相機啟閉。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河督白鍾山奏:「中河廳運河北岸,向有鹽河石閘一座,系康熙四十二年建造,水小則下板堵閉,蓄水濟運,水大則開放分泄,以利鹽柴運行,於蓄泄機宜尤關緊要。緣該閘建造年久,……亟待修整,以資啟閉。但該處河頭坐灣,未免迎溜湍急,臣勘及地勢情形,在該閘上50丈擇地另建,所需磚石,將該處舊磚石塊拆起選用。」這是鹽閘替代雙金閘後第一次遷址,但距離較短,只上移160米,還是在老楊莊附近。
嘉慶時對鹽閘改造作了大的變動。《續行水金鑒》:「嘉慶十七年(1812)開臨河縷堤,築鉗口柴壩,壩下至舊鹽閘挑河一千六百六十丈,商捐官辦。」一下子將鹽河口門上移5200米,鹽河源頭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雙金閘附近,在今存的雙金閘以上。所謂「商捐官辦」,費用來自淮北鹽商。「十八年(1813)奏准將鹽閘移至(1703年)雙金閘下遙縷二堤之中,金門寬一丈八尺,高二丈四尺,砌石二十層。」從現在雙金閘向上至豆瓣集,尚可見兩道堤,北為遙堤,南邊運堤,即歷史上的縷堤。這是鹽閘第二次遷址。
道光八年(1828)河督張井、潘錫恩奏移建中河鹽閘改單孔為雙孔[2],恢復雙金閘原名。《咸豐清河縣誌》:移建(1813年建的)中河鹽閘於180丈迤上,建鉗口新壩,自新壩挑河180丈。此時,因閘上移了576米,同時上移鉗口壩。
建鉗口壩的目的,是將它作為閘的第一口門,非常時期,可以進行搶堵,以確保閘身安全。這是鹽河源頭閘在現址附近第二次遷址。道光二十七年(1847)雙金閘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無記載。按民國十年(1921)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總辦王寶槐查勘雙金閘舊址報告:「該處接連有舊閘基四處」記載,似應移動。
《民國續纂清河縣誌》:「光緒七年(1881)總督左宗棠、漕督楊昌浚合奏疏請移建雙金閘,乃距舊閘六十丈為新閘。九年(1883)十月興工,十年六月竣工。」第三次上移了186米。
視頻
雙金閘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淮安的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這個景區免費開放展現運河文化 ,搜狐,2019-05-30
- ↑ 南河總督潘錫恩其人其事 ,搜狐,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