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目錄
簡介
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時置縣,境內有著名的「青蓮崗文化」遺址。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曾經淮安「因運而興、因運而盛」 ,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中國大運河淮安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淮安地處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核心地區,鄰江近海,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區位優勢獨特。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1]。
淮安人傑地靈,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 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遊記》作者劉鶚等。
淮安有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周恩來故里景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等,生態旅遊景區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裏運河文化長廊、洪澤湖古堰景區、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晏園、金湖水上森林公園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淮安市地處江蘇省北部中心地域。位於北緯32°43ˊ00"~34°06ˊ00",東經118°12ˊ00"~119°36ˊ30"之間。北接連雲港市,東毗鹽城市,南連揚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鄰宿遷市。東西最大直線距離132 公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150 公里,面積10072平方公里。
地勢
淮安市地處黃淮平原和江淮平原,無崇山峻岭,地勢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縣有丘陵崗地,地勢較高。盱眙縣仇集鎮境內無名山最高231米,為全市最高點;淮安區博里地面最高僅2.3米—3.3米,為全市最低點。
土壤
淮安市屬黃淮和江淮沖積平原。土壤主要為水稻土類、潮土類、砂礓黑土類、黃棕壤土類、基性岩土類、石灰岩土類。有機質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在7~8之間。
水文
淮安市境內河湖交錯,水網縱橫,京杭大運河、淮沭新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廢黃河、六塘河、鹽河、淮河幹流等9條河流在境內縱貫橫穿,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大部分位於市境內,還有白馬湖、高郵湖、寶應湖等中小型湖泊鑲嵌其間。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69.39% ,湖泊面積占11.39% ,丘陵崗地面積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鄉」。
氣候
橫貫淮安市境內的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是中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氣候特徵,一般說來,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地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地區為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受季風氣候影響,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冬冷夏熱,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光能充足,熱量富裕。全市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間,全市分布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時數在2136小時—2411小時之間,日照時數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淮安市年平均氣溫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狀,受洪澤湖水體影響,在洪澤湖區形成一暖中心。氣溫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全市年無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長,受洪澤湖區水體影響,洪澤區無霜期最長達236天。
淮安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1007毫米之間。降水分布特徵是南部多於北部,東部多於西部。降水年內變化明顯,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節多鋒面雨,稱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際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達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淮安市年平均風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東風和西南風為主。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淮安市屬黃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全市總面積l.029萬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末,全市耕地面積47.24萬公頃。其中水田34.99萬公頃,旱田11.68萬公頃。草地面積0.86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3.49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9.65萬公頃。園地面積2.82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3.53萬公頃。其他土地面積0.71萬公頃。
水資源
淮安市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為21全市過境水資源量較多。過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澤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澤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補給豐沛,且又是一個過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達330億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資源數量約為10億立方米~20億立方米,隨着南水北調工程的投人使用,這部分過境水量將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資源貯量豐富。全市可供開發利用的含水層廣泛分布於第四系鬆散層。平水年全市降水補給潛水的水量為15.08億立方米,一般乾旱年為12.83億立方米,特殊乾旱年為8.16億立方米,潛水調節資源量為8.53億立方米。全市深層地下水可采資源量為5.42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淮安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分布相對集中。能源礦產資源有金湖縣、洪澤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洪澤區老子山的地熱。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有盱眙縣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雲岩;淮安區、清江浦區、淮陰區的岩鹽;洪澤區、淮陰區的芒硝等。其中,盱眙縣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儲量2.72億噸,遠景儲量達5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65%~70%,占全球總儲量的近50%;岩鹽資源探明儲量1350億噸(不包括洪澤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淺、品質優,鹽層厚度達100米~200米,滷水濃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間,適宜大規模開發利用;淮安擁有華東最大的無水芒硝礦,已探明芒硝儲量達20億噸。
森林資源
淮安市的平原綠化,林業資源總量及產業化水平居全國先進行列,在江蘇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蓋率18.2%,高於全國1.6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7.64個百分點。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積9.07萬公頃,農田林網38萬公頃,林網化率95.9%,四旁植樹1.1億株。淮安市的林業資源以人工林為主,兼有天然林,樹種資源比較豐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屬410種,其中喬木328種,灌木65種,藤木17種,約有172種人工栽培種。
淮安市主要栽培樹種有:楊樹、泡桐、柳樹、水杉、刺槐、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樹種有黃檀、黃連木、野核桃、紅脈釣樟、山胡椒、漆樹、毛棣、毛葉歐李、迎春花、羽葉泡花樹等。
動物資源
淮安市位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利於野生動物的生存,市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以鳥類居多。全市野生動物有鳥類321種,經濟魚類83種,爬行動物48種,哺乳動物4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
據1987 年鳥類普查統計,淮安市鳥類資源有125種,隸屬15目38科。生態類群有陸禽、游禽、鳴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態分布有森林灌叢環境鳥類、水環境鳥類、農田鳥類、居民點鳥類四大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鶴、黑鶴4 種,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小天鵝、虎鼻天鵝、鴛鴦等,三級保護動物有大鴨、灰鶴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種。江蘇省重點保護鳥類鴻雁、灰雁、鶴鶉、黑嘴鷗、鷹頭杜鵑、回聲杜鵑、大杜鵑、戴勝、綠啄木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喜鵲、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灰喜鵲、黑枕黃鵝、畫眉等。在1992年—1993年蛇類資源普查中,淮安市發現蛇類資源10種,分屬2科5屬。其中腹科1 種,游蛇科9 種,屬江蘇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 種,即赤鏈蛇、黑眉錦蛇、棕黑錦蛇、烏梢蛇、腹蛇。獸綱、兩棲綱可能分布有貉、豬灌、赤狐、黃鼬、松鼠、東方鈴蟾、東方蠑螈、棘胸蛙、黑斑側褶蛙、金線側摺蛙及爬行綱龜類,它們都是江蘇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8年末戶籍人口561.33萬人,比上年增加0.43萬人;其中男性287.89萬人,女性273.45萬人。年末常住人口492.50萬人,比上年增加1.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7.5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2.4%。人口出生率10.20‰,死亡率7.50‰,人口自然增長率2.70‰。
民族
淮安市有48個民族,是江蘇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漢族為絕大多數,約占總人口的99.7%;47個少數民族人口約1.61萬人,以回族人口為最多,約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67%。其他少數民族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14個:蒙古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僳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鮮族等;百人以下的民族有31 個:基諾族。 除回族屬早期遷居外,其他少數民族大都是改革開放後婚嫁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