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核導彈
反潛核導彈 |
中文名: 反潛核導彈 用於: 攻擊潛艇的導彈。 又稱: 火箭助飛魚雷 採用: 無線電指令制導或慣性制導 |
反潛核導彈,用於攻擊潛艇的導彈。當導彈的戰鬥部為魚雷時,又稱火箭助飛魚雷。它與水面艦艇、潛艇或飛機上的指揮控制、探測跟蹤、發射系統等構成反潛導彈武器系統。分為彈道反潛導彈和巡航反潛導彈。可由水面艦艇、潛艇、飛機攜載、發射。其射程主要取決於艦載、機載聲納和磁探等探測設備的性能,一般為數千米至數十千米,也可達上百千米。同反潛魚雷相比,具有速度快、射程遠等優點,是現代主要反潛武器之一。反潛導彈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制導裝置、電源和減速傘等組成。彈體用於安裝彈上設備。戰鬥部可以是聲自導魚雷或核深水炸彈,裝在彈體前部或腹部內。動力裝置一般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裝在彈體尾部或腹部後端。導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或慣性制導,制導裝置一般裝在彈體腹部或尾部。 [1]
目錄
基本信息
反潛導彈是指從水面艦艇或潛艇發射的攻擊潛艇的導彈。反潛導彈按發射平台,可分為艦用反潛導彈和潛用反潛導彈;按彈道方式分為彈道式和飛航式。反潛導彈由運載殼體、動力裝置、制導系統和戰鬥部等組成。其戰鬥部有兩類:一類是以自導魚雷作為戰鬥部的反潛導彈,亦稱"火箭助飛魚雷";另一類是以核深水炸彈為戰鬥部的反潛導彈。如果戰鬥都是魚雷,導彈發射後,到達預定點,火箭脫離,魚雷用降落傘減速後入水,入水後解脫降落傘,接着按預定程序進行搜索,發現目標進行跟蹤和攻擊。如果戰鬥部是核深水炸彈,當火反潛導彈箭脫離後,戰鬥部入水下沉至預定深度爆炸,摧毀目標。用於攻擊潛艇的導彈。當導彈的戰鬥部為魚雷時,又稱火箭助飛魚雷。它與水面艦艇、潛艇或飛機上的指揮控制、探測跟蹤、發射系統等構成反潛導彈武器系統。分為彈道式和巡航式。可由水面艦艇、潛艇、飛機攜載、發射。其射程主要取決於艦載、機載聲納和磁探等探測設備的性能,一般為數公里至數十公里,也可達上百公里。同反潛魚雷相比,具有速度快、射程遠等優點,是現代主要反潛武器之一。 反潛導彈由彈體、 戰鬥部、 動力裝置、制導裝置、電源和減速傘等組成。 彈體用於安裝彈上設備。戰鬥部可以是聲自導魚雷或核深水炸彈,裝在彈體前部或腹部內。動力裝置一般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裝在彈體尾部或腹部後端。導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或慣性制導,制導裝置一般裝在彈體腹部或尾部。減速傘用於彈頭減速入水。從艦艇上發射反潛導彈,是利用艦載聲納所提供的目標信息進行瞄準後發射的。導彈點火升空後,由彈上制導裝置控制飛行。如戰鬥部是聲自導魚雷,當導彈升空到預定點,戰鬥部與彈體分離後,從魚雷尾部拉出減速傘,使魚雷減速入水。爾後,減速傘自動脫落,魚雷自身的動力裝置工作,自導裝置開始機動搜索和跟蹤目標,並將其擊毀.如戰鬥部是核深水炸彈,則不用減速傘,戰鬥部與彈體分離後,核深水炸彈高速墜落入水,下沉到水中預定深度爆炸,摧毀目標。潛艇在水下發射反潛導彈,是利用魚雷發射管進行的。發射時,內裝導彈的保護筒從魚雷管中推出,靠浮力傾斜升至水面。當保護筒頂端的傳感器感覺到出水時,爆炸螺栓分離頭罩,導彈在筒內點火起飛,在制導裝置控制下飛行到預定點,戰鬥部與彈體分離後,即飛向目標區並在一定高度減速入水。飛機在空中發射反潛導彈,當載機進入戰鬥航向,距目標約30公里時投放導彈,導彈自由下降一段後在空中點火,並接收載機發出的遙控信號。導彈到達攻擊區域上空時,戰鬥部與彈體分離,並減速入水。從潛艇或飛機上發射反潛導彈,戰鬥部入水後的動作同從艦艇上發射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開始發展反潛導彈,1961年裝備了由水面艦艇發射的"阿斯羅克"反潛導彈,射程10多公里;1964年裝備了由潛艇發射的"薩布羅克"反潛導彈,射程55公里;80年代初,開始研製新型遠程反潛導彈。蘇聯從70年代起,相繼裝備了SS-N-14、SS-N-15、SS-N-16反潛導彈。其他國家也發展了反潛導彈,如法國的"馬拉豐"、澳大利亞的"依卡拉"和日本的 R-109等。反潛導彈的發展趨勢是:增大射程,提高制導精度,採用垂直發射系統和先進戰鬥部(新型魚雷或核深水炸彈),以進一步提高其戰鬥性能。
基本類型
CY-1「長纓一號」反艦反潛導彈,是以著名的C―801「鷹擊」反艦導彈為基礎,通過改裝不同的戰鬥部而執行反艦反潛任務。與常規的水面發射反艦導彈相比,「長纓一號」改用節省空間的摺疊彈翼設計,導引部為單脈衝頻率捷變雷達以及慣性導引控制系統,改善抗電子干擾的數位信號處理技術,降低了末段掠海飛行的高度。該導彈已經具備末段彈道的蛇形機動能力和預編程序機動能力,提高了多目標分辨力,反誘餌干擾的海上環境適應能力、性能與法國AM―39"飛魚"潛射導彈頗為接近,射程則比"飛魚"要遠,達85千米,而「飛魚」不過50千米罷了。該導彈還採用了「一彈多用」的概念,如果將「長纓一號」的戰鬥部改用白頭電動魚雷,就可以進行反潛作戰,通過導彈的助推作用,使魚雷在更大距離上實施對敵潛艇的獵殺。「長纓一號」彈重610千克,彈長4.5米,翼展1.18米,彈徑360毫米。C-801:C801反艦導彈是我國研製的一種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多用途反艦導彈,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79年,該導彈首發飛行試驗成功。它可以多聯裝載在各種類型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快艇上,也能裝在轟炸機、強擊機上從空中發射。主要用於攻擊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型以上水面艦艇,壹枚命中即可重創或摧毀目標,也能打擊快艇一類的小型水面艦艇。彈體為圓柱形,4個彈翼和尾翼呈「X-X」形配置,正常式氣動布局,助推器串聯在彈體尾部。導彈從前向後分別為雷達艙、駕駛儀艙、固體火箭發動機、尾艙和助推器。導彈在飛行初始階段從12度-15度爬升到約50米高度,而後降到20或30米的巡航高度。末段接近目標時,導引頭參與航向校正。該導彈可進行單射或齊射。該導彈由彈體、固體火箭助推器、固體火箭主發動機、末制導雷達、戰鬥部等組成。戰鬥部重165公斤,艦艦型導彈射程8-40公里,空艦型導彈射程10-50公里,平飛高度20-30米,平飛速度0.9馬赫,導彈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發可使3000噸級驅逐艦受重創或喪失戰鬥力,其制導方式是自控加自導,發射方式為單發或齊發。C801導彈具有多種抗干擾性能、超低空飛行、攻擊隱蔽、突防能力強等特點。它重量輕、體積小,全重僅815公斤,全長5.814米;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使用維護簡便、彈上末制導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抗干擾性好、採用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飛行,不易被發現,故攻擊隱蔽、空防能力強;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能穿入船舷在艙內爆炸,威力極大;採用箱式發射裝置,即可貯運,又可發射,並可重複使用,無須對準目標,能進行扇面發射。每座發射箱裝一枚導彈,在小艇上裝4座,大艇上裝6或8枚,在護衛艦和驅逐艦上裝載8座,裝在甲板上。C801導彈由艦艇上的火控系統控制。導彈發射後,先是固體火箭助推器工作,數秒後助推器脫落,導彈飛行馬赫數達0.9,此時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工作,導彈開始等速掠海巡航.彈上駕駛儀是使導彈在一定距離內按預定的航向飛行後,彈上末制導雷達開機捕捉並跟蹤目標,導引導彈向目標機動飛行,接近目標時導彈作俯衝攻擊,在水線附近命中目標。機載C801導彈不帶助推器,導彈發射後,主發動機點火工作,導彈迅速降低高度後轉入掠海平飛,直至攻擊目標。衍生型;射程85公里的增程型c-801A。 C-802鷹擊-2(C802)反艦導彈與C801十分相似,但增加了長度,發動機改用渦噴發動機,其無線電測高儀的性能更加完善,戰鬥部的威力、機動性能等都有所提高。C802導彈系列:岸艦型、艦艦型、空艦型。C-802岸艦導彈:一個裝備C802岸艦型反艦導彈的反艦導彈營編有:1台與火控系統溶為一體的警戒和目標指示雷達.並將其安裝在l台越野性能良好的運輸車底盤上(驅動型式6×6);4台箱式自行發射裝置(驅動型式6×6),其每台自行發射裝置上裝有3個儲運發射箱,可裝有3枚反艦導彈;l台裝有發電機的運輸車;4台導彈運輸裝填車。一個反艦導彈分隊總的反艦導彈基數為24枚,其沿公路最大運行速度為8O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400千米。性能參數:控制方式:主動式雷達導引;導彈全長:6.392米:第二級彈長:5.145米;導彈直徑:0.36米;翼展:展開狀態:1.22米摺疊狀態:0.72米;導彈全重:715公斤第二級重量:530公斤;戰鬥部重:165公斤;平飛速度:0.9馬赫;巡航高度:20米二次降高:高海情7米,低海情5米;有效射程:12~120公里C-803 :C-803是C-802反艦巡航導彈的再改良,外型幾乎一致,彈尾多出一個火箭噴嘴,應系次音速巡航掠海飛行加上終端階段點燃火箭進行「超音速突防」,增加命中機率。射程估計達二百五十公里。從外形上看,「鷹擊803」延續了"802"的彈體氣動布局,保留了「802」的小型渦噴發動機結構,彈頭整流罩較前略為尖細,採用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此外,摺疊式彈翼的前面有一接收資料鏈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這也是"鷹擊803"的主要識別標記。「鷹擊803」的發射箱上有三條加強筋,可接受導彈發射時更高地衝壓力,箱蓋捨棄了「鷹擊802/801」的破片式,改用上下開啟式.「鷹擊803」還有空射型和潛射型,其意義在於短期內可有效提升海軍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尤其是"鷹擊803"的潛射型,將是航空母艦艦隊的大克星。FL-7 :FL-7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起飛,超音速續航時以液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戰鬥部可穿透堅固的裝甲,消滅大中型水面艦船.該彈全長6.6米,彈徑540毫米,彈重1800公斤,飛行速度1.4馬赫,飛行高度50米,有效射程32公里。推進裝置:戰鬥部: 主動式/被動式聲納制導507 磅8.3 英尺6.4 英里44 kts燃料電池供電97 磅 高爆炸藥Mk-46 反潛魚雷依靠主動/被動聲納制導來攻擊高性能潛艇,可以從潛艇、水面艦艇、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多平台上發射。它的某些模塊部分可用於其他武器,例如戰鬥部就被ASROC反潛火箭所採用。1989年,一項主要的改進計劃應用於MK46-5型, 以提高其在淺水區域的的性能。改進後的魚雷型號為MK46-5A 和MK46-5A(S)。台灣軍隊從1965年開始使用MK-46型反潛魚雷,最近正在其二代艦艇裝備中試驗MK46-5型反潛魚雷,以及在S-70C(M)-1 ASW直升機上試驗MK46-2型反潛魚雷。Mk-46 反潛魚雷依靠主動/被動聲納制導來攻擊高性能潛艇,可以從潛艇、水面艦艇、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多平台上發射。它的某些模塊部分可用於其他武器,例如戰鬥部就被ASROC反潛火箭所採用。1989年,一項主要的改進計劃應用於MK46-5型,以提高其在淺水區域的的性能。改進後的魚雷型號為MK46-5A和MK46-5A(S)。台灣軍隊從1965年開始使用MK-46型反潛魚雷,最近正在其二代艦艇裝備中試驗MK46-5型反潛魚雷,以及在S-70C(M)-1 ASW 直升機上試驗MK46-2型反潛魚雷。 Mk-44通過水解電池組供電,採用主動式聲納制導尋的。Mk-44最初型號可以從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上發射,入水後按螺旋型軌道尋找目標。MK44-1/2型則可以從水面艦艇發射,脫離發射艦艇後可以按螺旋型軌道運行至一定安全距離外才進入攻擊狀態。台灣軍隊在1963年獲得第一批MK-44反潛魚雷,在水面艦艇和空中力量都有裝備。
SUWN1號
SUW-N-1反潛導彈,即SS-N-14導彈,北約綽號『石英』。該導彈是一種多用途導彈,以反潛為主,兼有反艦和對地攻擊能力。反潛射程30千米,反艦射程55千米,飛行速度1馬赫,戰鬥全重2500千克,戰鬥部500千克,可搭載2萬噸當量核彈頭。基輔號航母共搭載有SUW-N-1反潛導彈24枚,該導彈1967年首次裝備在『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上。SUW-N-1導彈彈體尾部有4片『X』形安裝的三角形穩定尾翼,整個導彈分前後兩段,前段裝有戰鬥部、引信以及電子導航控制設備,後段是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當導彈飛臨目標區時,前後段分離,前段入水沉入預定深度,尋找目標,然後由壓力引信和磁性近炸引信引爆戰鬥部。該導彈的主要針對目標是美國的『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艇和『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SS-N-12反艦導彈在反艦方面,基輔號上最有力的拳頭武器就是SS-N-12反艦導彈,該導彈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基輔號上裝備有4座雙聯裝SS-N-12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可同時發射8枚導彈,可二次裝填,三次裝填,基輔號航母可攜帶24枚SS-N-12反艦導彈。SS-N-12反艦導彈,北約綽號『玄武岩』或者『沙箱』。這兩個綽號代表了什麼?『玄武岩』是一種質地堅硬的岩石,『沙箱』是一種南美劇毒的毒蛇,用玄武岩和沙箱稱呼SS-N-12反艦導彈,可見該導彈威力之大,戰鬥力之猛。SS-N-12反艦導彈,彈長11.7米,彈徑800毫米,彈翼摺疊直徑1.8米,展開直徑2.6米,最大射程550千米,飛行速度2.5馬赫,戰鬥全重5噸,戰鬥部1噸,可搭載20萬噸當量核彈頭。該導彈1975年裝備蘇聯海軍,雖時隔30多年,該導彈仍是一種較為尖端的反艦利器。反潛方面,基輔號裝備有SUW-N-1反潛導彈,533型魚雷以及RBU6000反潛火箭,三種反潛兵器構成了基輔號航母單艦反潛的遠中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