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蹈厲
發揚蹈厲 |
發揚蹈厲,漢語成語,拼音是fā yánɡ dǎo lì,意思是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徵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後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出自《禮記·樂記》。
中文名:發揚蹈厲
拼音:fā yánɡ dǎo lì
注音:ㄈㄚ ㄧㄤˊ ㄉㄠˇ ㄌㄧˋ
近義詞:意氣風發
出處:《禮記·樂記》
目錄
成語出處
成語用法
示例
優遊國域決行藏,攪海翻江驚天地。發揚蹈厲,功名萬里。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五十五回
《史記·樂書》:「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張守節正義:「發,初也。揚,舉袂也。蹈,頓足蹋地。厲,顏色勃然如戰色也。」
《隋書·音樂志下》:「發揚蹈厲,威而不殘也。」後用以形容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明·唐順之 《寄趙浚谷》:「 伊尹 將則將,相則相,渾然無跡可言;至若老呂 ,以鷹揚稱,以發揚蹈勵稱,未免露出將才氣象,此老呂不及老伊處也。」
清·黃遵憲 《西鄉星歌》:「人不能容此嶔崎磊落之身,天尚與之發揚蹈厲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