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輪匝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口輪匝肌
- 外文名 orbicular muscle of mouth
- 隸 屬 口周圍肌群
- 解 釋 位於口唇內的環形肌
作用
口輪匝肌與面部的頰肌、頦肌、三角肌、下唇方肌、顴肌、笑肌、上唇方肌、口角提肌(尖牙肌)等,共同組成人體下面部的表情肌。人們通過表情肌的收縮、舒張來直接表達喜、怒、哀、樂等各種感情。口輪匝肌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上下唇以及面部的正常形態,閉唇或使唇突出,做努嘴、吹口哨,以及協助吸吮吞咽、咀嚼,它在發音、語言等方面也有着協同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閉唇,並參與咀嚼、發音等。
口輪匝肌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一種表現是:人體患有口腔頜面畸形,如先天性唇裂(以上唇裂多見)等。
解剖觀察
口輪匝肌呈扁形,位於面下部中央的環形肌塊,分上唇和下唇兩部,由圍繞口裂數層不同方向的纖維組成。部分纖維從唇的一側皮膚和黏膜至對側,構成口輪匝肌淺層,是口輪匝肌的固有纖維,分為上、下兩組肌纖維束。上束為鼻束,分別起於顴骨、上頜骨和鼻骨,肌纖維主要來自顴大肌、顴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鼻橫肌;下束為鼻唇束,起於下頜骨的尖牙窩,肌纖維主要來自降下唇肌,該束肌纖維在上唇分為長短兩種纖維,短纖維止於同側人中嵴,長纖維在中線交叉後止於對側人中嵴。部分纖維來自頰肌唇部,構成口輪匝肌深層,其下緣的肌纖維與黏膜一起向外翻卷形成唇紅。肌淺面的皮膚、皮下組織及深面的黏膜均較厚,淺、深部的肌束均較細。口輪匝肌的中層由顴大肌、顴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和降下唇肌的纖維參與組成。
關於唇裂的口輪匝肌錯位排列
1965年Fara根據術中切取的85例單側不完全唇裂的未裂處標本的組織學觀察,提出鼻底未裂處的高度大於唇高1/3以上,裂兩側的肌肉可以越過未裂處,交叉至對側;而未裂處高小於唇高1/3時,未裂處內無肌纖維穿過。他還報告裂緣兩側有與裂緣平行的肌纖維折轉向上。
1968年Fara又用解剖和動脈造影法研究了16例不同類型的新生兒唇裂,指出單側唇裂中肌纖維沿裂緣走行,轉向上,患側至鼻翼基部,健側至鼻小柱基部。這一結果一度為多數人所接受,然而Kernahan依據電刺激裂緣並不產生裂緣上提,對裂緣肌束提出不同看法,他用三維重建法進一步研究了單側唇裂口輪匝肌,他證明裂緣內沒有明顯的與之平行的肌束,並看到患側肌束是紊亂的,沒有抵止鼻翼的證據,部分肌纖維止於裂緣附近的真皮內。
Nicolaul用電刺激健康人和唇裂患者唇部的不同部位,用立體照像、圖片測量的方法研究了活體口輪匝肌的配布,他確認:唇裂者口輪匝肌絕不是單純的被裂隙所阻斷和移位於垂直方向,他發現口輪匝肌深層纖維沒有因斷裂而扭曲,但肌纖維的末端未抵達斷裂唇紅的頂端。患側鼻唇束從下向上內走行,當達到鼻翼基部時幾乎垂直走行,錯位地附着於梨狀孔外緣的骨膜上,鼻束止於鼻翼外側深面的骨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