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代人喝開水的歷史

古人喝水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人喝開水的歷史中國人對於喝熱水的熱愛,與很多民族是不太一樣的。很多國家都酷愛冷飲,然而我們從小被教育多喝熱水,少喝冷飲,不喝生水。大人嚇唬我們生水中有看不到的細菌,那麼在細菌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不喝熱水?[1]

當然是喝的,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這裡的「湯」指的就是熱水。在遠古時代,中國人就開始喝熱水了,當然他們不會知道喝熱水對於健康方面的好處,更多的則是出於取暖的需要。智慧的中國人早早就製造出了陶器,可以燒出熱水,這比世界上的很多國家要早得多,這也是奠定中華民族人口繁茂的基礎之一。

目錄

喝熱水的傳統

中國人自古便有喝熱水的傳統。這個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清代詩人袁枚的孫子袁祖志,在上海辦過報紙,還做過縣令。1883年赴西歐各國遊歷了10個多月,他注意到東方人愛喝熱水、西方人愛喝涼水這一區別。歸來後,袁祖志特別撰文詳述東西風俗的異同。文章寫道:

「中土戒飲涼水,以防壞腹,泰西務飲冷水,以為除熱;中土酒必溫而飲之,泰西則皆冷以嘗之。」

袁既然認為中土有一種「飲涼水壞腹」的普遍觀念,想來,他本人以及他身邊的朋友,應該大都愛喝、常喝熱水。

基於經濟原因,底層中國,還有着同樣悠久地喝涼水的傳統。

唐武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華,見到山東一帶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來了極貴重的客人,「便與空餅、冷菜」,作為招待的佳肴。

這些底層人,因燃料缺乏,熱菜熱飯都沒得吃,自然更喝不上熱水。

宋元時期,出現了獨立運營的茶肆、茶樓、茶坊,喝茶的風氣深入底層社會。但普通人還是承擔不起燒開水煮茶的燃料成本,所以,茶販們提着茶壺沿門挨家挨戶叫賣「點茶」(用沸水泡茶),就成了一門很興盛的生意,名叫「提茶瓶」。因為煮開水比做飯更費燃料,宋元時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飯外不生火,不準備熱水。

到了清代,「戒飲涼水以防壞腹」的中土風俗,仍只存在於上層社會,多數底層民眾繼續喝涼水。當然,如果水太髒,也會做一些簡單處理。

政府的宣傳和百姓的困窘

進入民國,西方細菌學說傳入,「喝熱水」獲得科學支持,知識界呼籲民眾喝熱水的聲音變大。政府也意識到自身在公共衛生方面負有責任,開始斷斷續續向民間推廣喝熱水。但是否能夠收效,仍取決於經濟實力。

在經濟發達的上海、蕪湖等東南沿海城市,「熟水店」的出現,同時解決了底層民眾喝熱水和節省燃料的雙重需求。1930年代上海市政府社會局的一份關於上海工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因價格便宜,除飲用水外,工人們連煮飯用水,也直接購買「熟水店」的開水,以節省自家的燃料費。

在更廣闊的農村,也可能有類似「熟水店」一類賣開水的鋪子存在,但迫於經濟壓力,普通民眾仍選擇繼續喝生水。1930年代,學者陳翰笙聯合北平社會調查所,對河北保定清苑縣的11個村進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

「一般農戶的燃料,是樹根、麥秸和乾草。不過他們只在做飯時燒火,而且只要燒熟幾把小米就熄火了。由於燃料不足,村民們喝不起開水,平時都是喝生水,直接飲用井裡或河裡的稍稍經過沉澱後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這樣。」

百姓終於喝上了熱水

1949年之後,官方全面加強了「喝熱水」「喝開水」的宣傳和推廣。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一再號召「要反覆教育群眾喝開水和消毒過的水,不喝生水」;各種官方編纂的《農村衛生院課本》也一致要求「衛生員應當積極宣傳喝開水的好處,帶動群眾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

這種推廣在城市比較順利。城市居民的開水供應大多由其所在廠礦、機關負責,憑票購買。這種供應一直持續到80、90年代。比如,濟南捲菸廠從50年代在廠區及宿舍區設置茶水爐,免費供應開水,宿舍區由職工家屬或退休工人看管,家委會開支工資。後來實行發水牌,憑水牌供水。1982年,由職工購買水票,1分錢2瓶。90年代初,因茶水爐污染環境而相繼取消。

在農村,類似的開水供應,只在「公共食堂」時期(1958-1960)短暫出現。比如,據官方說法,貴州赫章媽姑人民公社的民眾「長期以來都是喝生水」,公共食堂成立後,「炊事員把開水送到工地,大家都養成了喝開水的好習慣。……瘧疾大大減少,拉肚子的現象基本消失了」。山西稷山縣西位管理區食堂,則在1960年的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宣稱,該食堂已「做到了不喝生水,不喝冷水,不吃生飯,不吃冷飯……一年來沒有發生過食物中毒,各種腸胃傳染病也很少見到。」多數中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喝上熱水,已是90年代中期。1957年,全國保溫瓶年產量只有0.3億個,1983年達到1.38億個,1997年為2.66億個。

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一書中說:中國人有4000多年的喝開水歷史,而西方缺乏這個傳統。中國人習慣喝開水,可是世界出了名的,似乎離開了開水就沒法活,即使出國也會跟酒店要來一個電壺燒水。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喝熱水

孟子》裡面就有記載一句話,「冬日則飲湯」。這裡的「湯」就是熱水的意思,日本的漢字「湯」仍保留這個字義。袁祖志,清代詩人袁牧的孫子,在1883年遊歷西歐各國10個多月,在那裡,他發現西方人愛喝涼水。他寫道:「中土戒飲涼水,以防壞腹,泰西務飲冷水,以為除熱;中土酒必溫而飲之,泰西則皆冷以嘗之。」意思是,中國人不喝冷水,防止肚子不舒服;西方人愛喝冷水,認為能消熱。而在飲酒上,也是同樣的規律。

在200多年之前,一位英國人來到中國,找到了真相。康熙年間,一位名叫馬嘎爾尼的英國人出訪我國,並將所見所聞編成一本書籍,提到了中國人喜歡喝熱水的原因:中國人喜歡喝茶。

雖然中國人自古有喝熱水的現象,可是尋常百姓卻不見得那麼容易喝到熱水。在很長的一段歷史裡,大多數中國人在大多數時候也是喝生冷水的。

作家諶旭彬便說過,「無論城鄉、無論貧富,多數中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喝上熱水——是在90年代中期——距今不過20年。」

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吃一口熱飯都不容易,更不會浪費燃料燒水喝,除非是有家人生病,有婦女生孩子,才會燒柴煮水。喝熱水,在古代是少數上層人士才能比較容易享受得到。

即便到了民國時期,喝熱水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比較奢侈的,早期的《申報》就有利用明礬清潔生水,用以飲用的報道。

1862年,上海爆發霍亂疫症。

當時的醫生王士雄觀察到,上海居民「者日以三千計」,每天新增3000病例。隨後,疫症蔓延到北方,卻沒有傳到南方。有人提出,這是因為南方人熱水喝得比北方勤。

於是,「喝熱水防霍亂」的傳聞便很快傳遍全國。喝熱水成了生死攸關的事情,而不僅僅是養生保健。但霍亂之所以只向北傳播,是由於往返京滬的商船將病毒傳到北方去。

到了民國,中國社會文化受日本和西方影響,細菌學說傳入,使得喝熱水有了一定的科學支持,因為加熱能使致病菌失去活性。

後來政府和知識界有意識地勸導居民不要喝「未經煮沸的涼水」,國家也頒布了「喝熱水」的政策,慢慢這種喝熱水或涼開水的習慣漸漸養成。[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