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
種類
史前生物的型態包括了海洋中類似細菌的細胞生物,到藻類與原生生物,以及較為複雜的真核多細胞生物,如真菌、植物、軟體動物、昆蟲與脊椎動物等。以地質時代的尺度而言,人類出現的時間則相當晚近,早期人類大約形成於4百萬年前。
有少數的史前生物至今依然存在於地球上,例如腔棘魚一類被稱作活化石的生物[1]。另外如鯊魚,也是經過數億年而沒有太大改變的生物。不過大多數曾經出現的生物,有99%已經滅絕,只留下遺骸、腳印或其他化石。
形成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異養型原核生物細菌,經過不斷地分化和發展,終於又出現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從無機物合成有機養料的自養型原核生物藍藻。藍藻和細菌作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組成物質循環的兩個基本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異養到自養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飛躍。
藍藻是最早出現的放氧生物[2],使得地球上原始大氣中氧氣濃度不斷增加,形成含氧大氣層。在高空出現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的紫外輻射,改變了整個生態環境,為喜氧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環境。於是生物便由厭氧轉入喜氧,提高了能量代謝的效能。在加拿大甘弗林組中,發現了完好的距今約20億年的細菌和藍藻化石。
特殊的化石類型
琥珀
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樹脂,其粘性強、濃度大,昆蟲或其他生物飛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後,樹脂繼續外流,昆蟲身體就可能被樹脂完全包裹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外界空氣無法透入,整個生物未經什麼明顯變化保存下來,就是琥珀。
中藥店的龍骨
被人們用作中藥的龍骨,其實主要是新生代後期尚未完全石化的多種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石,絕大部分是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動物,諸如犀類(Rhinocerotidae)、三趾馬(Hipparion spp.)、鹿類(Cervidae)、牛類(Bovidae)和象類(Proboscidae)等的骨骼和牙齒,甚至偶然還攙雜少量人類的材料。至於視為上品的五花龍骨或五花龍齒,顏色不像一般呈單調的白、灰白或黃白,而是在黃白之間尚夾雜有紅棕或藍灰的花紋.比較好看,則是象類的門齒。
綜合價值
化石為國內乃至國際研究動植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化石對研究地質時期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化石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滅絕事件研究,提供罕見的實體;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經加工具有極高的美學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它也是一種重要的地質旅遊資源和旅遊商品資源。
研究
視頻
古生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東方網,2015-12-3
- ↑ 藍藻,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因為它的出現...,植物網,20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