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原图链接吕据: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

吕据 (?-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1]

目录

简介

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

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浚讨伐五溪,并立战功;随朱然进攻樊城,与朱异攻破樊城外围。回师后任偏将军,入朝任马闲右部督、越骑校尉。

太元元年(251年),升任荡魏将军。孙权病重时,以为太子右部督。

孙权死后,太子孙亮即位,以为右将军。[2]

建兴元年(252年),率军抵御并击退魏军。建兴二年(253年),升任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

五凤二年(255年),与孙峻等进攻寿春,回军途中击败魏将曹珍。

太平元年(256年),吕据率军攻打魏国,途中孙峻已死,孙綝掌权。大怒之下率军返回,意图废除孙綝。孙綝得知后,命文钦、孙宪率兵迎击吕据。

吕据自杀,夷三族。孙休即位,得到平反。[3]

人物生平

继承父爵

吕据是大司马吕范的次子,最初因父亲的功勋而担任郎官。后来,吕范卧床重病,吕据被任命为副军校尉,辅助吕范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因吕范的长子早死,故由吕据继承吕范的南昌侯爵位,并升任为安军中郎将。[4]

屡立战功

吕据曾经多次征讨山越,各处深险僻峻之地,只要他去攻打都能取胜。黄龙三年(231年),吕据跟随太常潘濬讨伐五谿(古代少数民族),再次立有战功。赤乌四年(241年),

车骑将军朱然进攻樊城,吕据与朱异攻破樊城的外围,回师后被任命为偏将军,入朝补任马闲右部督,升任越骑校尉。

太元元年(251年),因大风使长江水涨泛滥,渐渐淹到城门,孙权派人观察水情,只见惟有吕据派人备置大船防备魏国进犯。孙权对他进行嘉奖,任命他为荡魏将军。

孙权重病卧床时,任命吕据为太子右部督。

太元二年(252年),孙权去世,太子孙亮即位,任命吕据为右将军。建兴元年(252年),魏国出兵攻打东兴,吕据率军奔赴东兴抗击魏军,再立战功。

建兴二年(253年),孙峻杀死诸葛恪,升任吕据为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五凤二年(255年),吕据为假节,与孙峻等进攻魏国的寿春,回军途中遭遇魏将曹珍,在高亭将其击败。

自杀灭族

太平元年(256年),吕据率军攻打魏国,还未到淮河,就听说孙峻已死,孙峻的堂弟孙綝接替其职位,专擅朝政,吕据大怒,立刻率军返回,意图废除孙綝。孙綝得到消息后,派中书捧着皇帝诏书,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人攻取吕据,又派堂兄孙宪率领“都下兵”在江都迎击吕据。吕据手下的人劝他投降魏国,吕据说:“我耻为叛臣。”于是自杀。孙綝诛灭了他的三族。

吴景帝孙休即位,吕据等人得到平反,并被加以改葬和祭奠。

历史评价

孙休:“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可为痛心。”

陈寿:“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於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郝经:“吕据、朱异杰出将门,仗钺征镇,益固堂构,克隆国栋,不幸而为贼臣枉害。若据之讨贼不克,不为叛臣,慨然自裁,志烈盛矣。”“名义国闲,命轻道重。白刃何有,丹心弗动。壮哉诸臣,谈笑就死。大节巉天,烈闻不已。”

人物成就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进攻樊城时,吕据和朱异一同攻破樊城外城。建兴元年(252年)的东兴之战,吕据随诸葛恪作战有功。五凤二年(255年),吕据在高亭击败魏将曹珍。

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家庭成员

父亲:吕范,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南昌侯,追赠大司马

母亲:刘氏

哥哥:吕先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范长子先卒,次子据嗣。据字世议,以父任为郎,后范寝疾,拜副军校尉,佐领军事。范卒,迁安军中郎将。
  2.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数讨山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随太常潘濬讨五谿,复有功。朱然攻樊,据与朱异破城外围,还拜偏将军,入补马闲右部督,迁越骑校尉。
  3.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太元元年,大风,江水溢流,渐淹城门,权使视水,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权嘉之,拜荡魏将军。
  4.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太平元年,帅师侵魏,未及淮,闻孙峻死,以从弟綝自代,据大怒,引军还,欲废綝。綝闻之,使中书奉诏,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据,又遣从兄宪以都下兵逆据於江都。左右劝据降魏,据曰:“耻为叛臣。”遂自杀。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