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念真
原图链接

吴念真(WU Nien-Jen,1952年8月5日- ),本名吴文钦,吴念真是他的笔名,台湾知名导演作家编剧演员主持人。全方位的创意人、电影人、广告人、剧场人。

一九七六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也曾获得“吴浊流文学奖”。并著有多本畅销经典作品,如《台湾念真情》系列等书。

一九八一年起,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无言的山丘》、《客途秋恨》和《悲情城市》等七十五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改编父亲故事而成的电影处女作《多桑》,获颁义大利“都灵影展”最佳影片奖等奖项。

主持TVBS“台湾念真情”节目达三年。导演企画及代言的广告无数。

二○○一年,舞台剧处女作《人间条件》献给了“绿光剧团”,隔年又编导了《青春小鸟》。二○○六年,推出《人间条件2:她与她生命中的男人们》与《人间条件3:台北上午零时》;二○○九年推出《人间条件4:一样的月光》;二○一二年推出《人间条件5:男性本是漂泊心情》;二○一四年推出《人间条件6:未来的主人翁》等系列作品,再次成功诠释“国民戏剧”。二○一八年首次执导音乐剧《再会吧北投》,开启新领域亦大获好评。现任“吴念真企划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1]

目录

生平

1952年出生于台北瑞芳镇九份,九份是台湾知名的矿区,吴念真的父亲即为一名来自台湾南部的矿工1967年吴念真初中毕业,因家中经济状况不佳,故辍学到台北工作且利用工作之馀完成高中学业。1976年吴念真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并进入辅仁大学夜间部会计系,白天则担任台北市立疗养院图书馆管理员。其小说多以描绘社会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颇受好评,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

1978年,吴念真开始接触剧本创作。1980年,吴念真进入中影担任编审,并在期间与时任中影制片企划部副理兼企划组长的台湾作家小野结识成为好友,一起合作推动台湾新电影运动。1989年,吴念真离开中影担任自由编剧。近年来吴念真转向广告业担任广告导演,拍摄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也在舞台剧方面多所活耀,担任台湾绿光剧团舞台剧编剧。另外,以吴念真亲自充当广告主角的广告颇受好评,近年来他曾担任多部广告的演员,也为不少广告担任配音员的工作。2005年起,吴念真在台湾公共电视主持这些人那些人访谈节目,介绍台湾各阶层人物的奋斗小故事。现任吴念真影像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大象影片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为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之兼任教师

吴念真在写作、主持、编导的成绩婓然,曾获金曲奖金钟奖金鼎奖的肯定,执导的舞台剧亦深受欢迎。以编剧建立名声跨入影坛,一共入围过十二次金马奖最佳编剧,并以“同班同学”(第18届)、“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第21届)、“父子关系”(第23届)、“客途秋恨”(第27届)、“无言的山丘”(第29届)囊括五座金马,与上届终身成就奖得主张永祥并列编剧纪录保持者。但他作词的“桂花巷”(第24届)让他多添一座最佳电影歌曲奖。除了六座正式奖项,他首部执导的电影“多桑”也拿下第31届金马奖观众票选奖。2017年出任第54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2]

私立辅仁大学夜间部会计系毕业后,先任职于台北市立疗养院图书馆。在学时已为知名小说家,曾出版小说集“抓住一个春天”和“边秋一声雁”。

1978年与林清玄陈铭磻合编电影剧本《香火》而开始编剧生涯。1981年以《同班同学》获得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成为炙手可热的编剧新秀。同年进入中央电影公司担任企划部编审,以企划电影作品为务,其上司兼好友为小野(李远)。

1982年,与小野、陶德辰企划《光阴的故事》一片,为“台湾新电影”催生。其后吴念真与“新电影”导演合作无间,许多“新电影”作品的编剧都出自其手,如《儿子的大玩偶》(1983)、《海滩的一天》(1983)、《杀夫》(1984)、《恋恋风尘》(1986)、《悲情城市》(1989)等,其中《恋恋风尘》更为吴念真本人的成长故事。

1989年离开中影,成为自由编剧,编剧作品高达七十多部。

1994年,吴念真首次执导演筒,拍摄《多桑》一片,1996年导演《太平天国》,其后成立广告公司,拍摄多部脍炙人口的广告片,并亲自担任广告片演员,以其亲和力成为电视广告常见的脸孔。曾主持《台湾念真情》等发掘台湾本土文化的节目。近年更将触角延伸至舞台剧导演上,为一全方位的文化人。

除了编剧作品屡获金马奖肯定之外,也曾以《客途秋恨》、《无言的山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为电影《桂花巷》歌曲作词获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文学作品亦曾获颁联合报小说奖、吴浊流文学奖。影像导演方面,广告作品数次荣获中国时报广告金像奖(TVBS台湾之美 - 伯劳鸟、麒麟啤酒、桂格奶粉)等,并且以录影带《MIT跨越新世纪》、《台湾妇女》分别获得美国休士顿影展金像奖、银像奖之肯定。

此外,吴念真也参与多部国片、广告等幕前演出,本身拥有独特的声音语调,常担任纪录片旁白工作,如《看见台湾》、《老应想飞》等知名纪录片作品[3]

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让人觉得有乐趣呀!

“记忆就是你的人生啊。”吴念真说,“阅读可以提醒你,一个人的人生没有想像得那么单薄。”
不过,总有人认为阅读人口日渐减少,“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就说台湾天气太好——好天气大家都会出去玩啊,你看那个俄国冷得要死,大家才会在屋里读那么厚的小说嘛,哈哈”吴念真大笑,“有次去国中演讲,老师问我要给学生读什么来培养阅读习惯,我就说读金庸啊!因为很好看嘛,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让人觉得有乐趣呀!”

用文字、用影像,吴念真持续地讲故事,他的故事或许有往昔现实的苦涩,但仍会充满幽默(例如《多桑》),或许呈现乡村住民的知识水准不高,但没有嘲弄的姿态(例如《太平天国》)。有人认为吴念真的作品有时太过诉诸情感、缺乏现实控诉(例如一直以劳动阶级为主角的保力达B广告),吴念真的小说与散文当中,也的确鲜少出现完全负面的角色。 “我不会用故事去讲什么人生道理,我就是写我知道的。”吴念真想了想,“但我写作时总想传达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是良善的。[4]

一碗“照起工”的什锦面

大概是遗传了妈妈的基因吧,过了55岁之后,吴念真也开始慢慢失去嗅觉,一如她当年。

没嗅觉,不说旁人不知道,唯独自己清楚,身体接受“感觉”的某一根天线已经硬生生地被折断。没了嗅觉之后,祂补偿我的是“记忆”,祂让我从过往某些情境里去拼凑或还原食物原有、应有的气味和感觉。举个例,说说大家都熟悉的什锦面。

人生对什锦面的第一个印象,是50几年前,九份升平戏院旁边的老面摊。那时候九份正繁盛,村子里的矿工们三不五时会相约去那儿稍作“解放”。 父亲和他的朋友们习惯看完电影之后在隔壁的面摊吃碗什锦面,然后续摊去小酒家喝酒寻乐。 面摊朴素、雅气,没招牌,不过好像也多馀,因为终年冒著白烟和香气的高汤锅,加上挂在“见本橱”上头那把白绿分明的青葱,让人一闻、一看就难忍饥饿。

老面摊的什锦面很有名,因为“照起工”。淡黄的油面上依序摆著白色的肉片、带花的鱼板以及颜色厚重的猪肝,旁边是身体淡红而壳和尾巴呈现深红色的虾,淡绿的葱段则在面里怯怯地冒出头来当点缀。

冒烟的大碗旁搁上一个土色的小碟子,里头装的是蘸作料的酱油膏。

老板一声“趁烧”之后大家开始吃,先喝汤,一片啧啧声,或许是汤头鲜又烫,更有可能是赞叹。然后一口作料两口面,除了咻咻的吸面声之外没有人交谈,整个画面有如一种仪式,那头师傅煮得虔敬,这边客人吃得感恩。

要死,也要先吃一顿饱

矿业衰落之后,生活难,父亲连九份都少去了,更别说什么什锦面,即便去,也不是去解放,而是家里有急需,拿东西去典当。其实家里少数有典当价值的也就他手上那只精工表。

有一年我中耳炎,硬拖几天后,不但发烧,连走路都失去平衡。父亲下工后拿牙膏磨表面,说:“带你去九份看医生。磨表面是为了让表看起来新,能当多一点钱。”

那个傍晚我等在当铺外,却听见里头有争吵声。没多久父亲走出来,脸色铁青,一边套著手表一边朝里头骂,说:“我是押东西跟你周转,又不是乞丐讨钱不还,你讲话不必这么侮辱人!”

之后父亲没带我去看医生,而是带我去面摊,叫了两碗什锦面。我看著他,心里想:有钱吗?父亲好像看懂我的意思,低声说:“要死,也要先吃一顿饱。”

那天我们吃得安静,一如往昔。

记得父亲把肉和猪肝往我碗里夹,大口吃完面,然后点起烟,抬头时,我看到的是他模糊的脸。

回程时天很暗了,父亲走在我后面,一路沉默,好久之后才听见他说:“回去⋯⋯我们用虎耳草绞汁灌灌看⋯⋯可能会很痛⋯⋯你要忍一忍。”

这之后到现在,走遍台湾各地,我好像再也没吃过一碗及格的什锦面,无论是色水、气味或是氛围[5]

拒绝无效医疗!吴念真:子孙未来不用扫墓,心里有我就行了

2019年66岁的导演吴念真,2016年担任安宁照护基金会代言人,推广安宁疗护、预立医疗自主计画(ACP),鼓励大家拒绝无效医疗,到了生命末期能尊严离世。

吴念真导演把曾获“普立兹剧本奖”的故事“心灵病房”,改编成《当你转身之后》搬上舞台,2016年由绿光剧团在国内巡演。这是吴念真首度以戏剧探讨死亡议题。

吴念真说,2015年在浴室跌了一跤,导致颅内出血住进加护病房,医院甚至一度发出病危通知,几与死神擦身而过,也让他悚然一惊:原来,死亡说来就来。“回头想那天晚上:如果就这样走了,事情将如何?”不过,他也说,“当然,走了,也就没记忆了。”这起意外经验,让他无可回避地直视死亡,且对生命有更了深一层的省思。

吴念真说,他有一坚信不疑的信念,就是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希望生命不要留下任何亏欠和遗憾。“这个想法看似理所当然,却很难做到。这次大难不死,给了自己很深的体悟:想想从16岁起工作至今,自己好像从没有好好enjoy,应该要好好享受生命,才对呀!该做的事也要快快做,不要拖延了!不会有无尽的明天等著你。”

所以,“我很早即告诉儿子:我的人生最后安排,希望由我自主决定!”假如罹患了癌症到末期,即使侵入性治疗可以让人多活半年,但是,换回来的是卧床、插管,毫无生命品质和尊严,“拜托!不如让我在这仅馀的半年里,不要再接受那些无效医疗。只要帮我用吗啡止痛,有效控制疼痛,让生活品质好一些,让我有尊严、愉悦地过完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就很知足了。”

因此,处理完妈妈的后事,他索性也向儿子一并交代未来身后事处理方式。“不用太麻烦!找些朋友,大家说再见,把遗体烧化成灰,用树葬就行了。半年后,树葬位置还可腾出来,换人使用,你们也省去了年年扫墓的麻烦。”

吴念真说,他不希望后代将他的骨灰存放在宝塔或某些地点,日后子孙一忙起来,连探望都没有,反而让他因被遗忘了而难过。“我宁愿在你们心里占一席之地,这样就够了!”吴念真在《当你转身之后》记者会上,还公开这样对儿子吴定谦感性告白[6]

视频

吴念真【感谢先生篇】完整版

参考资料

  1. 念念时光真味. 博客来. [2019-07-29]. 
  2. source: 联合报 陈建嘉. 六座金马奖得主吴念真 出任金马54评审团主席. UDN 嘘!星闻. 2017-08-04   [2019-02-24] (中文). 
  3. 吴念真 WU Nien-Jen. 台湾电影网. [2019-07-29]. 
  4. 专访吴念真:我写作时总想传达一个理念——“人是良善的”.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 [2019-07-29]. 
  5. 儿时生一场病,爸爸没带我就医,却去了面摊...吴念真推荐全台最美味的什锦面,叫做“父爱”. 商周.COM. [2019-07-29]. 
  6. 拒绝无效医疗!吴念真:子孙未来不用扫墓,心里有我就行了. 远见天下文化. [2019-07-29].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