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姓名 吳玉麟
別名 協書,號素村
出生年  1746
死亡年 1818
教育背景 舉人
出版作品 《素村小草》十二卷

吳玉麟(1746~1818),字協書,號素村福建侯官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舉人。歷任龍溪、惠安、同安等縣教諭。嘉慶二年(1797),調鳳山,悉心造士。學問淵博,通天文,著有〈恆星歌〉;解遁甲,能於旅行前先併數日之食,不必裹糧。又善詩文,文名籍甚。

生平

自幼聰穎,9歲時,祖父宴請賓客,指庭前竹樹命題,他即刻吟答:“虛心才解籜,直節已凌雲,日影篩金碎,風聲戛玉聞”。眾皆稱奇。又善技擊,常為鄉里排難解紛,生性慷慨,時以家財助人。

吳玉麟貌寢且駝,每於面試時為主司所摒棄,均不中。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玉麟中舉人,後5次赴京參加會試,其間,進行遊幕、從戎,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後歷任尤溪、惠安、福鼎、仙遊、同安、鳳山等縣教諭。在台灣府鳳山縣時,他率領百姓重鑿蓮花潭,築堤砌塘,整修水利,灌溉農田數百畝,排解旱情。又深入民間,了解民情風俗,作有《台灣雜詩》20首。鳳山縣某縣令貪污,玉麟揭發其罪狀,上訴福建當局,因布政使袒護,不被理睬;又值長官上任,玉麟據《學政全書》規定不往郊迎,為長官忌,競以反誣罪,將他謫放湖南桃源縣。離任日,民眾送者不絕於途。

受謫期滿,玉麟返回福州,閉門著作,作有《南台上元夜竹枝詞》12首,《遊釣龍台智光寺》、《台江晚泛》等詩曾傳誦一時,所作《竹枝詞》每首都註明當時民俗,為後世考證家所重視,且精研《易說》,有關著述數十種,今僅存《素材小草》、《千姓篇》、《恆星歌》等。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家逝世,享年72歲。

著作

有《素村小草》十二卷。[1]

七言絕句

臺灣雜詩,二十首選二
紅夷[2]種落已全空,半是漳泉[3]半廣東[4]。流徙[5]遷移無定籍[6],語言[7]好尚不相同(臺地舊為紅夷所據,今皆漳泉與廣東人)。(其四)

氣粗性暴語難回,小忿[8]呼群執械來。怪底怨仇容易解,檳榔捧後兩無猜[9](俗狠好鬥,事無大小。捧檳榔謝罪則和)。(其十四)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參冊。〈臺灣雜詩〉,二十首,內容主要記錄臺灣南路地區的社會諸面貌為主。臺灣早期屬移民社會,康熙22年(1684)統一臺灣之後,主要從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廣東省之居民橫渡黑洋來臺謀生。在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的經營,臺灣西部平原地區已成為閩、粵移民遍佈的形態。本選詩第一首反映臺灣的移民來源主要來自於福建與廣東二省,而這些流移部份居無定籍,因原籍、語言文化與風習不相同,造成了移民社會的對立,亦為臺灣分類械鬥的要因之一。另一首,吳玉麟反映移民社會的生活樣貌,指出百姓的性情粗暴,易因細故而生衝突。移民在風俗上好勇鬥狠,雖然小仇易解,同樣的也指出臺灣社會屢生鬥案的主要因素之一。

【延伸閱讀】
1. 夏之芳〈臺灣紀巡詩〉五十八首,《全臺詩》第貳冊。

2. 張湄〈臺灣雜感〉四首,《全臺詩》第貳冊。

3. 王凱泰〈臺灣雜詠〉三十二首,《全臺詩》第捌冊。

五言律詩

龍眼
黃裡裹冰膚[10],纍纍若貫珠[11]

誰將龍刮目[12],未許荔稱奴[13]

益智神能健,清心暑可驅。

更憐[14]嘉樹蔭,霜雪總無殊。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錄於賴子清《臺灣詩海》。又稱桂圓,壽命最長可達四百多年。與荔枝、香蕉、菠蘿同為華南四大珍果。臺灣南部盛產龍眼,其實累累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殼為黃褐色;果肉味甜,呈現剔透晶瑩偏漿白,隱約可見內裡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作者於嘉慶2 (1797),鳳山教諭,在任期間喜嚐此果,因而寫下此詩。

此詩首聯龍眼的外形,黃色的外殼,包果著如冰膚一樣雪白細嫩的果肉;果實繁多有如成串的珠子。頷聯寫龍眼的傳說,少年英雄為民除害,將惡龍的眼睛刮下故事。且比以擬人化的手法,說明此果自視甚高,不許荔枝超過它。頸聯強調其功效,具有益智增能,清涼去暑的功效。尾聯寫其樹蔭,可以乘涼,令人有如置身於霜雪之中,清涼無比。整首詩從龍眼外形、傳說、功效,甚至樹蔭皆顧及到,可謂書寫周全,為臺灣的名產水果龍眼寫真留影。

註釋

  1. 〖參考連橫《臺灣詩乘》,臺銀本。〗
  2. 紅夷:臺地舊為紅夷所據,紅夷指荷蘭人。
  3. 漳泉:福建漳州與泉州
  4. 廣東:省名,此指廣東人。作者註「今皆漳泉與廣東人。」
  5. 流徙:四處流離遷徙,生活不安定。
  6. 無定籍:定籍,門籍,古時宮門的冊籍,籍中有名者方許出入。無定籍此指居無定所之意。
  7. 語言:說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此指漳泉、廣東之說話的語音。
  8. 小忿:極小憤怒、怨恨。
  9. 無猜:沒有猜忌、嫌疑。
  10. 黃裡裹冰膚:此謂龍眼黃色的外殼,包果著如冰膚一樣雪白細嫩的果肉。
  11. 纍纍若貫珠:纍纍,繁多的樣子。貫珠,成串的珠子。此謂龍眼的果實繁多有如成串的珠子。
  12. 誰將龍刮目:據民間傳說「龍眼」是因為一位名叫桂圓的少年英雄,為民除害,將惡龍的眼睛刮下,卻因此傷重不治。當地人為了感念他,將他與龍的眼睛一起埋葬,不久,墳地長出一樹,果實有如龍的眼睛,故稱之為「龍眼」,又名「福圓」。
  13. 未許荔稱奴:荔,荔枝。不許當荔枝之奴,即不許荔枝凌駕在上。
  14. 憐: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