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矛
吳王夫差矛於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的專用兵器。
出土經過1983年,在湖北江陵馬山5號墓中出土了一件吳王夫差自用青銅矛,全長29.5厘米。矛身與劍身相似而較短,中線起脊,兩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頭。骹(又稱(上竹下角),為裝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圓,口沿內凹。矛體滿飾菱形幾何暗紋。基部有兩行8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據專家考證,鈼為矛屬刺兵器。由此可知,此為吳王夫差自用,此矛冶鑄精良,保存完好[1]。
目錄
形制
矛長29.5厘米,最寬為5.5厘米。青銅鑄造,中間起脊,內中空,有血槽,矛身兩面有黑色暗花。後世「長槍」源自於吳王夫差矛的形式。 吳王夫差矛,其中戟成三菱型,矛頭上有兩個血槽,血槽主要功用為矛刺向敵身時,血經由血槽流向,同時讓空氣順着血槽進入身體,不會讓使用者出現刺入無法拔出的情況,此一設計讓吳王夫差矛在作戰時,可以更快速的反覆刺敵、拔出、刺敵,如此快速進出。血槽末端都有獸首,而其獸首象徵吳王夫差矛雄壯威武,此外血槽上有吳王夫差親自雕刻之經文。此外吳王夫差矛有着細膩設計,在前頭綁着絲瓔,絲瓔主要功用為擋血,當矛刺向敵人使鮮血濺出時,絲瓔可以吸收濺出的鮮血,使鮮血不會流到矛身矛柄,減少使用者使用矛出現手滑的狀況。
詳細描述
吳王夫差青銅矛在馬山五號墓中被發現。
吳王夫差青銅矛是一種春秋後期的刺擊兵器。器身與劍身相似而稍短,中線起脊,脊上有血槽,兩面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首。骹中空,骹口扁園。通體滿是菱形幾何暗紋。基部有錯金銘文兩行八字,記器為吳王夫差自做。冶鑄精良,花紋優雅,保存完好可與越王勾踐劍媲美。1983年湖北江陵馬山出土。
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這件兵器為青銅鑄造,其狀如矛,長二十九點五厘米,兩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鋪首裝飾,鋪首有孔可系絛,銎部中空,器身遍飾精美的幾何形花紋,上篆錯金銘文八字:「吳王夫差自乍(作)甬(用)矛」。銘文最末一字未見著錄,經北京、廣州和武漢有關專家辨識,看法不一,但他們考證的不同形音的字,都是古代矛屬兵器。
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滿飾菱形花紋。正面近骹處有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矛」。骹的橫斷面橢圓形,平視骹口呈凹字形,正背兩面各有一刻紋精細的獸紋鼻。矛刃鋒利,並將脊部鑄出血槽,以提高殺傷力。花紋風格與越王勾踐劍類似。其鑄造工藝之精,可與勾踐劍媲美,為同類兵器所少見,亦屬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吳王夫差劍過去在我國湖北、河南、山東均有出土,然吳王夫差矛則是首次發現。
這支矛是省博物館考古工作者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江陵縣馬山五號墓中發現的。此墓屬中小型土坑墓,棺槨腐朽無存,距出土越王勾踐劍址二公里,距「絲綢寶庫」出土處一百餘米,從墓葬形制、葬俗特點分析,應屬戰國時期楚墓[2]。
考古價值
有關專家認為:春秋時吳王夫差矛在湖北省和山東、河南已有發現,而造型如此精美、銘文如此特殊的吳王夫差矛,實乃首見,它對研究楚史、探討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關係及當時的鑄造工藝、古文字等,都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至於吳王夫差矛怎樣來到楚地等等問題,尚待學術界進一步研究。
視頻
吳王夫差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矛之番外篇:吳王夫差矛 ,搜狐,2015-12-19
- ↑ 館藏 | 湖北博物館藏青銅器鑑賞大全(上) ,搜狐,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