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周作人書信》,ISBN:9787530210789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書籍的歷史[1]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着緊密的聯繫。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2]、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

目錄

序言

一九三三年四月一日周作人日記云:「借平伯處手札抄錄數通。」四月四日云:「向啟無借抄舊札。」四月九日云:「下午抄致啟無札,共得廿五通耳。」四月十二日云:「遣人往借平伯所存手札三冊。」四月十四日云:「抄致平伯札二十三通,全共七七通也。」四月十七日云:「上午寄信抄原稿一冊並序文給小峰。」同年七月,《周作人書信》由上海青光書局出版。除《序信》外,書共二十一篇,計選自《雨天的書》者六篇,《澤瀉集》一篇,《談龍集》一篇,《談虎集》十一篇,新收入者僅二篇,即《古樸的名字》和《關於無理心中》,均寫於一九二六年。信七十七篇,皆系首次發表,寫於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三年間。

集中「書」這一部分,可以視為一種文體意義上的選本。周氏寫散文很喜歡採用書信體,甚至收信人出乎虛擬也無妨,如《養豬》之「持光」,《烏篷船》之「子榮」,原本都是自家的筆名。《序信》有雲,「因為預定要發表的,那便同別的發表的文章一樣,寫時總要矜持一點,結果是不必說而照例該說的話自然逐漸出來,於是假話公話多說一分,即是私話真話少說一分,」又說,「我希望其中能夠有三兩篇稍微好一點,比較地少點客氣,如《烏篷船》,那就很滿足了。」他看出作文容易有這類毛病,於是着意加以避免,他的散文特色,也就顯示出來。寫文章好比談話,在不同的語境裡,人們說不同的話。「客氣」即「矜持」,「公話」即「假話」,總之徒做樣子,虛張聲勢,沒有一己的真意,只有公眾語境才會產生這類「不必說而照例該說的話」。當談話對象由陌生的公眾轉變為熟悉的個人,乃是朋友之間聊天,要說也就說「真話私話」了。文章出乎人情,就是這個意思。非獨書信一體為然,周作人的文章都是這麼寫的。文章寫出來之後,自然還是公之於眾,但是其間這一區別,卻是本質性的。說來不過是我與一二知己交談,被他人偶爾聽見了而已。這裡有一點要補充的,即以個人為談話對象,並不意味着與談話對象之間不再保持一定距離。對象依然只是被告知者,不是預先設定了要給怎麼打動的,這一區別也是本質性的,——假如他真被打動了,只是結果如此,我並沒有這個動機。

《序信》又雲,「在這裡實在這信的一部分要算是頂好的了,別無好處,總寫得比較地誠實點,希望少點醜態。」說得亦是同一問題。此處所收差不多是周氏生前自願發表的私人信件。「挑選的標準只取其少少有點感情有點事實,文句無大疵謬的便行」,其中充分表現了周氏當時種種個人興趣愛好,如寫字,搜書,集郵,說夢,聚餐,喝酒,賞月,看花,刻印,制箋,……或許可以算得真正的閒適文字了,而正如我們講過的,他此外那些通常被當作閒適的文章(譬如「草木蟲魚」等)其實並不閒適。周氏一己的世界(與二三友人所共同享有)可能不無閒適之意,但他面對外面這個世界(諸如社會、人類、歷史等)時並不如此。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周氏致信鮑耀明,談及《周作人書信》,不妨看作多年後的一點補充說明:「日前寄舊稿一卷之外,並寄呈《書信》一冊,其中有致平伯、廢名之短信若干,可請一覽。二君近雖不常通信,唯交情故如舊,尚有一人則早已絕交(簡直是『破門』了),即沈啟無是也。其人為燕京大學出身,其後因為與日本『文學報國會』勾結,以我不肯與該會合作,攻擊我為反動,乃十足之『中山狼』。但事情早已過去,只因《書信》尚存舊跡,故略說明之耳。」

此次據青光書局一九三三年七月初版本整理出版。原書目錄五頁,序信五頁,正文二百七十三頁,目錄中未排「濟南道中之二」和「濟南道中之三」;「與俞平伯君書三十五通」之下,分列「十五年二通」、「十六年二通」、「十七年九通」、「十八年一通」、「十九年七通」、「二十年三通」、「二十一年六通」、「二十二年五通」;「與廢名君書十七通」之下,分列「十七年二通」、「十八年一通」、「十九年二通」、「二十年六通」、「二十一年四通」、「二十二年二通」;「與沈啟無君書二十五通」之下,分列「二十年五通」、「二十一年十七通」、「二十二年三通」。正文中「與俞平伯君書三十五通」、「與廢名君書十七通」和「與沈啟無君書二十五通」各單占一頁,每封信均另起一頁。

作者介紹

周作人,原是水師出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只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藝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時候才行,如各門已有了專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了。因為無專門,所以不求學但喜歡讀雜書,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點事情而已。所讀書中於他最有影響的是英國藹里思的著作。

目錄

序信

山中雜信

一封反對新文化的信

濟南道中

濟南道中之二

濟南道中之三

苦雨

論女禱

與友人論性道德

與友人論懷鄉書

與友人論國民文學書

代快郵

條陳四項

訴苦

國慶日

國語羅馬字

郊外

南北

烏蓬船

古樸的名字

關於無理心中

北溝沿通信

答芸深先生

與俞平伯君書三十五通

與廢名君書十七通

與沈啟無君書二十五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