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著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寶貝,寶貝》,隨感集《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慾》,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周國平 | |
---|---|
出生 | 1945年7月25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學者、作家、哲學家 |
知名作品 |
《人與永恆》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 《善良豐富高貴》 《守望的距離》 |
目錄
人物經歷
1945年出生在上海市市區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學讀書。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學讀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學讀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本科。
1968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到湖南軍隊農場勞動一年半,分配到廣西資源縣工作,任縣委宣傳部理論幹事和縣委黨校教員。
197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
1981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至今,開始時受聘為助理研究員。
198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在職讀博士研究生課程,畢業後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8年受聘為副研究員。
1994年受聘為研究員。
2009年受聘為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作品
出版書籍
1986著 | 《蘇聯當代哲學》(合著) | 人民出版社 |
1986著 |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6著 | 《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合譯)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986著 | 《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 | 三聯書店 |
1986著 | 《尼采詩集》 |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1987著 | 《詩人哲學家》(主編和合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7著 | 譯:《偶像的黃昏》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8著 | 《人與永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著 | 《尼采與形而上學》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90著 | 譯:《謝林傳》(合譯) | 商務印書館 |
1991著 | 《憂傷的情慾》 | 四川文藝出版社 |
1992著 | 《人與永恆》(增補本)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2著 | 《只有一個人生》 | 四川大學出版社 |
1992著 | 《斷腸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賞》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2著 |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台灣林郁工作室 |
1992著 | 《只有一個人生》 | 台灣林郁工作室 |
1993譯 | 《理性邊緣的哲學--尼采論哲學之源》 | 香港商務印書館 |
1994著 | 《今天我活着》 | 安徽文藝出版社 |
1994著 | 譯:《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1995著 | 《迷者的悟》 | 陝西人民出版社 |
1996著 |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 廣東教育出版社 |
1996著 | 《愛與孤獨》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6著 | 《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聯合編著) | 三聯書店 |
1996著 | 《守望的距離--周國平散文集》 | 東方出版社 |
1996著 | 《周國平文集》(1-5卷) | 陝西人民出版社 |
1996著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6著 |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1996著 | 《對世界的認識》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1996著 | 譯:《偶像的黃昏》 | 光明日報出版社 |
1996著 | 《悲劇的誕生》 | 華齡出版社 |
1997年 | 《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周國平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7年 | 《周國平散文》(上,下)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1997年 | 《精神的故鄉》 | 廣東教育出版社 |
1998年 | 《精神的故鄉》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1998年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1999年 | 《周國平哲理美文》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1999年 | 《周國平散文》 | 浙江文藝出版社 |
1999年 | 《各自的朝聖路--周國平散文二集》 | 東方出版社 |
1999年 | 《人生圓桌》(主編和合著)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2000年 | 《周國平小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2000年 | 《人生哲思語編》,現更名為《人生哲思錄》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2000年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插圖珍藏本)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0年 | 《人與永恆》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2000年 | 《人生圓桌》(主編和合著)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2000年 | 譯:《悲劇的誕生》 | 台灣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01年 | 《安靜的位置--周國平散文生命感悟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愛與孤獨--周國平散文情感體驗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朝聖的心路--周國平散文靈魂守望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經典的理由--周國平散文讀書趣味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另一種存在--周國平散文寫作情懷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無用之學--周國平散文哲學家園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街頭的自語--周國平散文人間隨筆篇》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自由風格》(與崔健合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1年 | 《享受生命》 | 浙江文藝出版社 |
2001年 | 《周國平文集》第6卷 | 陝西人民出版社 |
2001年 | 譯:《悲劇的誕生》(插圖珍藏本)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2年 | 《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安靜》 | 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2年 | 《靈魂只能獨行》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愛情不風流》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智性時光》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風中的紙屑》 | 海南出版社 |
2002年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 台灣上游出版社 |
2002年 | 譯:《瘋狂的意義》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3年 | 《守望的距離》(修訂本) | 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3年 | 《妞妞》(日譯本) | 日本PHP出版社 |
2004年 | 《各自的朝聖路》 | 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4年 | 《周國平自選集》 | 海南出版社 |
2004年 | 《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04年 | 《我的心靈自傳》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2004年 | 譯:《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修訂本) | 北嶽文藝出版社 |
2005年 | 《周國平作品精選》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05年 | 《燈燈亮了--我的女兒妞妞》 | 台灣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05年 | 《周國平哲理美文》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5年 | 《人生哲思錄》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06年 | 《人與永恆》珍藏版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8年 | 《閒情的分量》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9年 | 《最合宜的位置》 | 作家出版社 |
2009年 | 《周國平論教育》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9年 | 《永恆之女性》 | 中國華僑出版社 |
2009年 | 《善良豐富高貴》 | 萬卷出版公司 |
2010年 | 《寶貝,寶貝》 | 鳳凰出版集團 |
2010年 | 《生命的品質》 | 長江文藝出版社 |
2011年 | 《周國平語錄:人生50個關鍵詞》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
2011年 | 《人生哲思錄》修訂版 |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3月 |
2011年 | 《把心安頓好》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
2011年 | 《愛的五重奏》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
2011年 | 《人間學術》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
2011年 | 《花非花--周國平對話王小慧》 | 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 |
2012年 | 《何來何往》 | 新星出版社2012年4月 |
2012年 | 《文化品格》 | 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 |
2012年 | 《我思故我在--周國平談智慧和信仰》 | 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 |
2012年 | 《生當優秀》 | 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 |
2012年 | 《我愛故我在--周國平談情感和體驗》 | 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 |
2013年 | 《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 | 人民文學文學出版社2012年7月 |
2015年 | 《人生不較勁》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5年 | 《覺醒的力量》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教育箴言
何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於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於經驗,或拘泥於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現在我把我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共七點,不妨稱之為教育的七條箴言。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徵: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可嘆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願相信各種艱深複雜的謬誤,卻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麼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麼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1、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2、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3、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4、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5、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6、大學應是大師雲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薰陶下生長
7、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品語錄
1、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2、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周國平: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4、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裡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裡還有創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裡還有人生?
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亡。但是,人們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等着別的什麼,甚至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7、在神話時代,神替人解釋一切,安排一切。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着的芸芸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並不能成為一個神,或者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8、西來者人一再強調,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再博學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於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恆。由於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永遠不可能真正達到。
9、儘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愛智慧卻並不因此就屬於徒勞。智慧的果實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論上--"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實踐上--"我需要我一無所需"。然而,達到了這個境界,在謙虛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樂業已消融為了一種和諧的寧靜了。
10、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卻是萬劫不復。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裡的天涯淪落人?
11、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習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仿佛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於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麼寶貴,有着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12、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於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13、以創始人的口吻宣說陳詞濫調,以發明家的身份公布道聽途說。
14、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心彼此的靈魂,肉體徒然親近,靈魂終是陌生,他們就真正成了大地上無家可歸的孤魂了。如果亞當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們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園。
15、許多東西,今當我們沒有它們也能對付時,我們才發現它們原來是多麼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使用着它們,這並不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它們。
16、在一個精神遭到空前貶值的時代,倘若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精神貴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於物質的清貧,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真正出於精神上的高貴和誠實。
17、名人是寫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別的卓越功績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斷的權力在歷史;明星則是在公眾面前頻頻露面因而為公眾所熟悉的人,判斷的權力在公眾。
18、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亞里士多德
19、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過來說,不善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20、一個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這種介於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21、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22、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這全看受苦者的素質如何。
23、佛的智慧把愛當作痛苦的根源加以棄絕,扼殺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應把痛苦當作愛的必然結果加以接受,化為生命的財富。
24、幽默是一種輕鬆的深刻。面對嚴肅的膚淺,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
25、對於一顆高傲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別人,因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最不願承認的事實:他自卑了。
26、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因為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
27、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28、忘掉你曾經擁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損失,就當你是赤裸裸的剛來到這個世界,你對自己說:"讓我從頭開始吧!"你不是坐在廢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來到一塊空地,動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的東西,因為那樣你還惦記着你的損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廢墟上。你要帶着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雖破產卻仍是一個創業者,你雖失戀卻仍是一個初戀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當作了你人生的起點。
29、偶爾真誠一下,進入了真誠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誠感動。
30、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
31、我對任何出眾的才華無法不持欣賞的態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敵人身上。
32、謊言重複十遍未必成為真理,真理重複十遍就肯定成為廢話。
33、誰老了,世界,還是我?
34、白晝不會消失,因為它藏在夜的心裡。
35、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去刻意尋求外在的獎賞,因為故意做作的獎賞對人有時是一種愚弄。
36、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徹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寬廣無極。仿佛他眼內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遠得多。
37、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脫的心境。
38、對於一個洋溢着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於最大限度地窮盡人間各種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聖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39、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40、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
41、一切最高的獎勵和懲罰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為者本身給行為者造成的精神後果。
高尚是對高尚者的最高獎勵,卑劣是對卑劣者的最大懲罰。
42、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態者之間往往互相隔膜。
43、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戰。
44、在自由競爭狀態,自然選擇淘汰了劣者,在專制狀態,人工選擇淘汰了優者,惟有平庸者永遠倖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45、大智慧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大驕傲者往往謙遜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萬物,寬待眾生的胸懷,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計較,小驕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臉相。
46、幽默是受傷的心靈發出的健康機智寬容的微笑,有超脫才有幽默。
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顆受了致命傷的心靈發出的微笑。
47、自嘲就是居高臨下地看待自己的弱點。
自嘲混合了優越感和無奈感。
自嘲使自嘲者居於自己之上。
聰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誤。
48、在較量中,情緒激動的一方必居於劣勢。
種種強烈的情緒,憤怒或痛苦的姿態,如果沒有觀眾在場,其中有多少能堅持下去?
49、一個人只要不討厭自己,是不該怕無聊的。不讀別的書,正好仔細讀自己的靈魂這本書。
50、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就無嚴肅可言。
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
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是最高的智慧。
51、給人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52、智慧無國籍.全人類共同創造了各民族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
53、優秀靈魂的自愛其實源於對人類精神的泛愛。
54、每一個問題至少有兩個相反的答案。
55、"邦無道"時,能逃就逃,逃不了則少說話為好,會裝傻則更妙。
56、懷疑來自過分認真。
57、毀謗的根源是懶惰和嫉妒.因為懶惰自己不能優秀;因為嫉妒而怕別人優秀。
58、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態,也是一種積極的心態。
59、一切偉大的作品在本質上是永遠未完成的。
60、最動人心魄的愛情似乎都沒有圓滿的結局,愛情也是因未完成而成其完美的。
"像一個有死者那樣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後一天度過"--奧斯留
61、疾病會使人變得更人性一些,更輕功利,也更重人情。對愛和友誼的體味更細膩。
62、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
63、每個人對於別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相愛的人也只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
64、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
65、表白是理解的死亡證書。
66、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最後界限(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
67、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着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68、對於一個高尚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是嫉妒別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不願承認的事實--他自卑了。
69、嫉賢妒能的實質是嫉名妒利。超脫者因其恬淡於名利而遠離了嫉妒--既不妒人,也不招妒。萬一被妒也不在乎。如果在乎,說明還是太牽掛名利。
70、適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懷着大化的超脫心境享受人生。(凡間仙、世間佛)
71、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72、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
73、沒有一個人性的弱點是我所不能原諒的,但有的是出於同情,有的是出於鄙夷。
74、凡是被信任和寬容毀壞的,猜疑和苛求也決計挽救不了,那就讓該毀掉的毀掉吧。
75、健康的全部價值是使我們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
76、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順應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77、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區分不在職業而在心靈。
78、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萬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79、信仰是對人生根本目標的確信。
80、一個不能融入現代潮流的人是一個落伍者,一個無所堅守的人是一個隨波逐流者。
81、比成功更寶貴的是追求本身。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軟弱的,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淺薄的,它顯示了深度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