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和平島

圖片來自taiwan

和平島巴賽語:Tuman)是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該島位於於台灣基隆市中正區基隆港東北方,其以台灣跨海大橋「和平橋」與台灣本島做連接,和平橋亦為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島上的原住民巴賽族稱此島為「tuman」,漢人入墾後則稱為「大雞籠嶼」或「大雞籠山」,在1870年代時,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小雞籠嶼﹞﹝即今日基隆嶼﹞區隔,以免混淆,於是改名「社寮嶼(島)」。 二二八事件後,再改名為「和平島[1]。 和平島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

目录

歷史

早在漢人來到以前,平埔原住民巴賽族雞籠社就已在該島生活,16世紀時,漢人航海稱該島為大雞籠嶼西班牙統治時期時,西班牙人在和平島築城,稱為聖薩爾瓦多城,清代時漢人又因住在島上的平埔族,而稱該地為「社寮」,日治時代行政區為社寮町,但是島名仍稱「社寮島」。

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率領國軍對各地進行大規模清鄉,其中社寮島在軍隊的武力掃蕩下,島上遍地死屍,史稱「社寮島事件」。當時島上還具有琉球人的聚落,其中約有三十餘名琉球居民,連同當地的台灣居民,在國軍的掃蕩中槍決遇害。為祈求和平、殺戮不再,社寮島於事件之後更名為「和平島」,該名稱病沿用至今。

和平島的聯外交通藉著和平橋與基隆市區連接。 和平島全島原分為和平島本島(舊社寮島)、桶盤嶼中山仔島三大部分,和平島本島西邊以人造堤防與桶盤嶼相連、西北則以明德橋與中山仔嶼相接,目前三島嶼已全部連為一體。

和平島當地文史工作者的考證,連接和平島與基隆市區的和平橋,結構上極可能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建造的第一座鋼筋水泥橋,但現有的橋樑已非當年的古橋所以無法考證。

海濱公園內的海岸,有一處「蕃字洞」的歷史遺跡。洞內岩壁曾刻有荷蘭文字,因岩石屬於砂岩,又毗鄰海邊,幾百年來受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下,洞內文字早已風化剝落,原有荷蘭文字已消失。這裡又曾被和平島的國軍利用做為碉堡,加上歷年來好奇一遊的遊客觸摸及塗鴉,或有故意塗寫外國文字,以混淆視聽。故蕃字洞的傳言是否屬實,已難考證。

自然環境

地質

和平島海岸受強烈海蝕作用,故海蝕地形發達,包含蕈狀石、豆腐岩、海蝕平台與海蝕崖等。地層多是大寮層的厚層砂岩,與陸地相連之處被侵蝕成為海溝,因此和平島實為一島嶼。[2] 和平島之海蝕平臺向海緩緩傾斜,低潮時面積約有1萬平方公尺,漲潮時多沒入海中,平臺之砂岩有時呈棋盤式節理格子狀的「豆腐岩」,日人稱之「千疊敷岩」,乃千張塌塌米海蝕平臺之豆腐岩之意。[3]

植物

  • 基隆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 keelungensis): 和平島特色植物,葉面疏毛為特色。
  • 濱槐(学名:Ormocarpum cochinchinensis) : 台灣稀有及瀕危植物
  • 基隆澤蘭(學名:Eupatorium luchuense var. kiirunense) : 為菊科澤蘭屬下的一個變種

歷史建築

和平島龍目井(和平島紅毛井)

和平島龍目井創建於西元1626年,日治時期在1935年築大基隆橋後,更將龍目井加蓋一個半圓拱形的水泥遮頂,2006年基隆市政府公告登錄和平島龍目井為基隆市歷史建築。[4]當地居民現在依然有在使用。

社寮東砲台

社寮東砲台的歷史可追溯至荷西時期,最早為西班牙荷蘭人的戰爭根據地,於1626年即開始建立砲台,清治時期時是清法戰爭的戰備砲台,1886年劉銘傳再度興建社寮砲台;於日治時期之後,由總督府築城部基隆支部於1901年開始改築,1903年完工,1907年又改建社寮砲台,至1924年完成,為基隆要塞十大砲台之一,2004年基隆市政府公告指定社寮砲台為本市市定古蹟。[5]

和平橋

和平橋,是台灣的第一座跨海大橋,位於基隆市中正區,連接台灣本島與基隆市和平島。建於1934年(昭和9年),全長約75公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