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柑橘博覽園(三玄居士)
作品欣賞
品味柑橘博覽園
五一節的上午,我和三五戰友駕車出黃城,沿黃長路一路向西,來到距離黃城10多公里的石大人腳下的澄江鳳洋,趕赴一場也許是春天最後的盛宴,人間四月芳菲盡,這裡的橘花像山寺的桃花正盛開。四五月間,在澄江都有一場橘花節,今年的第七屆澄江橘花節正在熱烈地舉行着。雖然氣象預報是陰天,此時天氣特別的好,陽光普照,這也增加了我們不少的遊興。一路上我們開着車窗,讓淡淡的橘花香沁滿鼻腔,在不經意間已經到達澄江的中國柑橘博覽園。我作為當地人對博覽園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就當仁不讓的做起了「導遊」,平時自己隨便從哪一拐就進去了,這次是陪着好友,不能亂了規矩,還是得有「導遊」的模樣,按部就班的循序漸進,就從黃長路山頭舟與鳳洋交界的入口處魚貫而入吧!
我們將車駛入門口不大的水泥小廣場上,沒等下車微風就送來了一股股濃烈馥郁的芳香,大夥沒等車停好,就急不可待的下了車深呼吸起這新鮮香甜的空氣來。確實對於吸慣了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的城裡人來說,這是一種怎樣的享受啊!我們悠然的步行着,在幾株橘樹的掩映中幾塊石碑顯現在眼前,石碑上鐫刻的都是歷朝歷代名人詠橘的詩詞,最有名的要數屈原的《橘頌》了。當然「百果之中無此香,青青不待滿林霜。明年歸侍傳柑宴,認取仙鄉御愛黃」南宋台州詩人戴復古的這首七絕,則把我們帶入了有着2300多年歷史的黃岩橘文化中。這些石碑呈現了當初設計者的一片匠心,讓遊人在領略自然風光鄉土氣息的同時,進行了一番高雅文化的薰陶。
過了石碑,眼前是青石板鋪就、鵝卵石綴邊的橘道,走在上面,我們的心情是何等的舒暢飄逸。正前方百餘米處是一座廊橋,橋前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橘海攬勝。看得出廊橋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在建設柑橘博覽園時新造的,不過也有十來年的樣子,廊橋有些斑駁有些疲態。站在廊橋上,滿世界都是橘樹,墨綠中盡顯潔白的光芒,不愧是橘的海洋啊!橋下的長潭河水也清澈透碧,幾隻鴨子在游弋,時有白鷺前來點水,好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澄江因橘而興,時代變遷時空流轉,終未改澄江人民的守望,也許這是他們心中的神聖,也造福了我等遊人。廊橋對着的橘道筆直筆直,就像北京長安街的中軸線,把博覽園分成左右兩部分。徑直前行三四百米便可撞見仙風道骨的橘神像,她身體稍向前傾左手提籃,右手捧橘,好像在昭示天下,橘豐兮,民安兮。橘神的基座則刻着黃岩鄉賢朱幼棣的《橘神賦》,字數不多,不妨照錄如下:「一片無比神奇的土地,催生中國蜜橘的故鄉。蒼山平疇江河,有草木之勝,野生柑橘品種星落其間;人民勤勞智慧,有造化之功,出黃岩者終成天下之奇。歲月悠悠,可以上溯千年;黃天厚土,可以問土尋根。史籍為憑,松岩作證。春來花開如雪,秋至金果滿枝。老樹新林,獨鍾情於故鄉」
也許是離現實太近的緣故吧,我對橘的歷史卻了解得不多。當我走進橘神像旁邊的中國柑橘博物館,使我這個生活其間、吃得最多的水果是蜜橘的人自慚形穢,有愧於「導遊」這個頭銜,我也隨着狠狠的品讀起來。黃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全國柑橘品種最多的生產基地。當前,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寬皮柑橘品種溫州蜜柑的先祖——本地早橘就誕生在黃岩。公元3世紀,史書里就有黃岩蜜橘的記載:三國時的《臨海水土異物志》中記載,「雞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寧(黃岩)界有之。」唐時,在眾多橘子當中,唯黃岩的乳橘成為皇家御用貢品。南宋紹興年間,台州知府曾宏父詩云:「一從溫台包貢後,洞庭羅浮俱避席。」據《夢梁錄》記載,當時的四大名柑中,台柑居首。朱熹於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到黃岩興修水利講學,是時「錢氏以勛舊貴戚居台」,他們為了給皇家送禮,到黃岩來買柑橘,「為楮(幣)動以萬計」。期間寫了這首次韻呂季克橘堤「君家池上幾時栽,千樹玲瓏亦富哉。荷盡菊殘秋欲老,一年佳處眼中來」可見黃岩蜜橘歷來為人們尤其是皇家所喜愛。據《黃岩柑橘史話》記載,解放初,毛主席訪問蘇聯還特意拉了一車皮的黃岩蜜橘送給斯大林,毛澤東曾誇獎道:「黃岩蜜橘,很有名喲!」斯大林也對黃岩蜜橘作過高度的評價:「黃岩蜜橘是橘中之王。」
作者簡介
三玄居士,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