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哈薩克族(英語: Kazakh ),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主體在中亞、西亞,主要分布於哈薩克斯坦中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國。

我國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木壘縣、巴里坤縣,少數分布在昌吉博州等地,另外在甘肅青海也有少量分布。

目錄

起源和歷史[1]

關於哈薩克族的起源和早期歷史,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哈薩克族與塞種人、烏孫大月氏康居奄蔡匈奴悅般突厥葛邏祿易薩回鶻哈剌契丹克烈乃蠻欽察以及蒙古人等等,有着歷史淵源關係,亦即哈薩克是我國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為主體的、融合很多其它遊牧部落組成的民族;這些也可從現代哈薩克族尚保留的許多部落名稱中得到證實,如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着烏孫、康里、卡爾魯克、克烈、乃蠻、欽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稱,其足以說明哈薩克族是源遠流長的古老民族。

早在漢朝時期,烏孫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烏孫國。張騫出使西域曾到達烏孫國,漢朝和烏孫國通好,漢公主細君和解憂相繼嫁給烏孫王,所以伊犁的哈薩克族有稱漢族是他們的「舅舅」一說。

我國歷史典籍中稱哈薩克為: "閡薩"、"曷薩"、"阿薩"、"可薩"等。據民間傳說,哈薩克為「 白天鵝」之意。在突厥語中KAZAK一詞為刀劍鋒利之意;隋煬帝時,西突厥部族首領泥撅處羅可汗跟隨隋煬帝東征高麗有功,被封為「曷薩那可汗」,意為鋒利可汗,由此也可以推測或者引申為「鋒利」、「勇健」之意。

關於哈薩克族名稱的來歷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們擁戴的首領名叫卡勒恰哈德爾,因戰爭身負重傷,獨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當饑渴難忍時,天上飛來一隻白色雌天鵝,她給了首領幾滴口涎,首領的傷病好像完全消失。頃刻間,這隻白天鵝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於是兩人結為夫婦。婚後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哈薩克,意即「白天鵝」。後來,哈薩克長大後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名別克阿爾斯,次子名阿克阿爾斯,三子名江阿爾斯。他們的後裔分別為哈薩克族的大、中、小玉茲(玉茲, 相當於地域性的部落聯盟);由於三個玉茲都是「哈薩克」的後裔,所以大、中、小玉茲的人們便以「哈薩克」為自己的民族名稱。??

宗教信仰[2]

哈薩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蘭教。哈薩克族相信萬物有靈,因而天、地、日、月、星宿、水火都成為崇拜的對象。馬、牛、羊、駝等牲畜都有其主宰的神。青草是象徵生命之神。河邊的樹是神木。人若死後,靈魂不滅,所以祖先崇拜在哈薩克族也有很大影響。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由神靈支配,善神給人們帶來幸福,惡神給人們帶來災難。

在遊牧區哈薩克族當中,也信奉「巴克斯」、「巴力格爾」、「杜壓納」、「察依克」。實際上,這些神類似北方民族中的「薩滿」。「薩滿」是神的化身和代理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在牧區跳神、占卜和念咒,從而為病人驅鬼,為獵手祈福,求風調雨順,保人畜平安等等。15世紀始,哈薩克族皈依了伊斯蘭教後,薩滿教在活動中也採用了伊斯蘭教的一些形式,但在牧區至今仍有保留。

哈薩克族的先民曾信奉過薩滿教、襖教、景教、佛教、猶教等,8世紀後開始接受伊斯蘭教。由於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制約以及部落制度、傳統習俗根深蒂固的影響,伊斯蘭教在哈薩克族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直至16世紀才基本上成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服飾文化[3]

哈薩克族是以草原遊牧文化為特徵的民族,服裝要便於騎乘。男子主要有皮大衣、皮褲、襯衣、長褲、坎肩、袷袢等。皮褲肥大,主要是冬季穿用。襯衣、長褲多選用白布為原料製作而成,襯衣採用套頭式,青年男子還喜歡在衣領處繡有花紋圖案,五顏六色,十分漂亮。婦女多穿以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縫製的連衣裙,喜歡選用紅、綠、淡藍色。姑娘和少婦的連衣裙,袖子繡花、下擺縫花邊,十分艷麗。婦女的帽子、頭巾頗為講究。哈薩克傳統的手工藝術是頗具盛名的刺繡,手法有挑、貼、補、鈎、刺等,各種美麗圖案處處可見,顏色五彩斑斕。

建築特點[4]

哈薩克族從古至今一直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堅固耐用、居住舒適、防風、防雨、防寒的氈房就成為千百年來哈薩克族喜愛的傳統民居形式。哈薩克族一般春、、秋季住氈房,冬季住土房或木房。

被稱為草原「白色宮殿」的哈薩克族氈房由圍牆、房杆、頂圈、房氈和門五部分組成。氈房取材與當地自然環境有極大關係:氈房的骨架由戈壁灘上的紅柳木做成圓柵和頂圈構成。圍牆用橫豎交錯相連的紅柳木欄杆構成。氈房上半部為穹廬頂,用幾十根紅柳木撐杆搭成骨架。屋架搭好後,在圍牆及頂部鋪蓋毛氈。天窗在頂部中央,上有活動氈蓋,平日通過天窗通風采光,風雪天則蓋上天窗以避風寒。

哈薩克族牧民冬季所住的房屋用木頭、土坯和石塊構築,房屋外形為四方平頂。還有一種圓頂房,圍牆用土坯和石塊砌成,房頂呈穹廬形。哈薩克族房屋四周有籬笆或土牆相圍,用以圈放牲畜。

節慶文化

哈薩克族的節日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主要節日除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外,還有"那吾肉孜"節。

"肉孜節"和"古爾邦節"雖然源於宗教,但已變成哈薩克族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為國家法定的民族節日。

"那吾肉孜節"則是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之前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春節。哈薩克族很早以來就使用十二生肖的日曆。這些生肖紀年的起點是日夜相等的春風(3月22日),叫"ULES"或者"那吾肉孜"(NAW-REZ)。"那吾肉孜"是"新年"的意思。生肖從"那吾肉孜"這一天開始轉換,這一天算作新舊更替,叫"春分"(ULES KUNI)。"那吾肉孜"日,家家做"那吾肉孜"粥。哈薩克人成群結隊,走村竄戶,挨家喝粥,吟"那吾肉孜"詩,擁抱賀歲,祝願新年牲畜旺盛,莊稼豐收。專為那吾肉孜節準備的份肉煮好後,需端到受人尊敬的長者面前,老人致祝詞,祝牲畜興旺,乳汁豐盈 。

飲食文化

哈薩克族的飲食與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繫,主要有茶、肉、奶和麵食。在哈薩克人的日常飲食里,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能一日無茶。一日三餐,白天的兩餐,主要是飲用磚茶和茯茶煮出來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濃茶里加點鹽,兌點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饢或炒麵、炒小麥,這是早餐和午餐。晚上吃一頓帶有肉、面的主食,大量飲茶,冬可驅寒,夏可解暑。因為食肉多,喝茶可幫助消化和增加營養。

在冬季來臨,大雪即將封山的時候,哈薩克人要宰殺一些馬、牛、羊,再把部分肉加工成馬腸子、牛肉灌腸和熏肉、炒肉片等作為冬儲肉,這樣加工出來的肉可以吃到來年的春天。

哈薩克族的奶製品主要用羊奶、牛奶、馬奶、駱駝奶製成。有諺語說:"奶是哈薩克的糧食"。可見奶製品在哈薩克族食品中的分量。奶製品的種類主要有鮮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奶糕、馬奶酒等等。因遊牧生活需不斷搬遷,哈薩克族麵食的製作方法也簡單、方便,不受條件限制,傳統麵食主要有烤餅,油餅、炒小麥、"那仁"(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小塊覆蓋在麵條上的一種手抓飲食)、"包爾沙克"(羊油炸麵團)等。

相關視頻

哈薩克族 大草原上的賽馬活動

參考資料

  1. 哈薩克族的歷史簡介 360個人圖書館,2010-12-16
  2. 哈薩克族的宗教信仰是啥 精英家教網,2016-10-28
  3. 哈薩克族服飾 中國網,2009-05-07
  4. 哈薩克族的建築風格介紹 快資訊,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