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駱駝
《哭泣的駱駝》是由琵亞芭蘇倫·戴娃、Luigi Falorni聯合執導,Janchiv Ayurzana, Chimed Ohin等主演的紀錄片,於 2003年9月6日在加拿大上映。
該片獲得2005年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Luigi Falorni、琵亞芭蘇倫·戴娃)。
目錄
劇情介紹
春天來到蒙古南部這片寂寞的沙漠,一個遊牧家庭迎來了一年中駱駝產崽的最繁忙的時期。一隻母駱駝遭遇了難產,在牧羊人的幫助下,它艱難地產下了一頭非常罕見的白駱駝。這隻母駱駝拒絕接受這個可憐的新生兒,拒絕讓它分享自己的奶水和母愛。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持續下去,這隻幼駝將會死去,為了拯救這隻駱駝,牧羊人派出了自己兩個年輕的孩子去穿越危險的沙漠去尋找一名樂師,他是拯救這隻小駱駝的唯一的希望。 在最後的時刻,這名民族樂器演奏者被帶來這裡,有了他的演奏,一個原始的拯救幼駝的儀式開始了,隨着悠揚的馬頭琴聲和一名婦女充滿愛意的歌聲,這隻母駱駝開始逐漸被感化,當幼駝被再次帶到她的身邊的時候,它也流出了淚水,並且開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這隻瀕臨死亡的幼兒。
獲獎記錄
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特別表揚獎(Catholic Film Prize Commendation)
2004年德國國際電影節——最佳本國紀錄片(Best German Documentary)
邁阿密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2003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紀錄片(Best Documentary)
歐洲電影學院——最佳紀錄片提名(Documentary - Prix Arte Nomination)
76屆奧斯卡——蒙古選送最佳外語片(Mongolia's Official Selection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Oscar)[2]
影片評價
影片中眾多業餘演員的表演卻都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這主要是因為影片感人的故事情節,簡單但卻乾淨清晰,沒有添加任何多餘的畫外音或說明字幕,但確實非常容易讓觀眾理解,尤其是影片的結尾,那個感人至深的場面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對於一部紀錄片電影來說,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很難相信,這樣一部優秀的半紀錄性質的電影作品,會是由兩名慕尼黑電影學院學生創作並拍攝完成的。但這是真的,在乾旱遼闊的蒙古國的戈壁沙漠上,他們完成了全部的劇本創作和拍攝工作。電影2003年在慕尼黑電影節上大獲好評,隨後又在多倫多熱映,有這些成功的範例在前,發行公司才決定在之後將它在市場推出。
——《國際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
在《哭泣的駱駝》的演員表上,動物演員的名字應該排在真人的前面,片中動物演員的表演真的是太精彩了,如果奧斯卡真的創造出一個「最佳動物表演獎(Best Performance by an Animal)」,毫無疑問,Ingen Temee和她的孩子Botok應該成為第一批獲獎者。
——《名利場》Variety
視頻
哭泣的駱駝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簡單自然,本色出色——讀解劇情紀錄片《哭泣的駱駝》的創作手法 ,新浪博客,2011-10-09
- ↑ 哭泣的駱駝 幕後製作 ,Mtime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