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喬治·斯坦納

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的全名,弗朗西斯·喬治·史坦納(Francis George Steiner)(1929年4月23日 - )出生於奧地利,成长于多语言环境的犹太家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屠杀。後隨父母移民巴黎。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1]

喬治的職業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他出版了一些論述當代西方文化異常、語言問題及其在大屠殺後時代的「貶低」問題的論文和書籍。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比較文學,他作為一個批評家的工作傾向於探索文化和哲學問題,特別是根據現代歷史研究文學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他關於語言和語言的著作大屠殺影響了廣泛的非學術群體。[2]

對喬治來說,無論是文學批評,還是翻譯研究,甚至連回憶錄也敏感於語詞的歷史變遷與觀念思辨,都指向一個根本性主題,那就是語詞:語言的多樣性與語言的生命力。[3]

1975年,《巴別塔之後》是他最著名的著作,更是喬治對翻譯研究領域的一個早期和有影響的貢獻。

1977年,《巴別塔之後》被改編成電視劇《人類的舌頭》 ,是1983年英國前衛搖滾樂隊巴別塔新聞創作的靈感來源。

目录

經歷

1944年,成為美國公民。

194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50年,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55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喬治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度過。

1952-56年,擔任《經濟學人》雜誌編輯部成員。

1956–5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工作,然後在丘吉爾學院,劍橋,日內瓦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

著作

比較文學作品

1960年,《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篇對比的散文》,這本書研究了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研究。

1961年,《悲劇之死》起源於他在牛津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古希臘到20世紀中期的文學。

1975年,《巴別塔之後》是對翻譯研究領域的一個早期和有影響的貢獻。

短篇文學小說

《安諾·多米尼:三個故事》(1964年)

《證明》和《三個寓言》(1992年)

《海洋的深處》(1996年)

《四季》(2008年)

備受爭議中篇小說

《從波蒂奇到聖克里斯托瓦爾》(1981年)。這是一本備受爭議的中篇小說,猶太納粹獵人在二戰結束三十年後的亞馬遜叢林中發現了阿道夫·希特勒(小說中的名稱「A.H.」) ,探討了關於歐洲反猶太主義起源的想法。喬治認為納粹主義是歐洲對猶太人發明良心的報復。切耶特認為斯坦納的小說是「一個他可以反省自己的探索空間。」它「將其謙遜和開放與日益封閉和正統的批判工作形成鮮明對比。」故事的核心是倖存者對於自己不在那裡的「可怕的、受虐狂的嫉妒——錯過了與地獄的會合」。

半自傳小說

1997年,《艾拉塔:檢查的生命》是基於喬治1990年在格拉斯哥大學發表的吉福德的講述教學法,探討了從宇宙學到詩歌的一系列主題。

2008年,《我的未成文書籍》這是回憶錄的一部分。

文化和語言學之間

1967年,《語言與沈默》(Language and Silence)探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對文學的非人性化影響。喬治認為自己“在家中會使用三種語言”(美國英語的一半與英國英語的一半)

1971年,《域外研究》(Extraterritorial,)專注於語言學和用多種語言撰寫的作家,

1975年,《通天塔:語言與翻譯方面》

1996年,出版《沒有激情》:關於語言及其與宗教和文學的關係的文章。

榮譽與獎章

法國政府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4年)

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莫頓·道文·佐貝爾獎(1989年)

比利時應用科學學院理事會頒發的阿爾伯特國王獎章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名譽研究員(1995年)

史丹福大學杜魯門·卡波特終身成就獎(1998年)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交流與人文獎(2001年)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院士

小說和詩歌獎項

《語言與沉默: 1958-1966年紀念獎》(1974年)。

國際筆會 / macmillan 銀筆獎(1992年):《證明和三個寓言》。

國際筆會 / 麥克米倫小說獎(1993年):《證明與三個寓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