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嘎贝哲布

来自网络 的图片

嘎贝哲布,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

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

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

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

另外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抽葫芦

学名;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Standl.

别称;

嘎贝哲布(藏名),葫芦壳壶芦蒲芦

分布区域;

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英文名;

Calabash Gourd、Bottle Gourd

植物学史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

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同时关于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

“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

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

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合原意。不过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

葫芦可用作容器。估计它来源于非洲,在今天的墨西哥、秘鲁和泰国均有数千年的被种植的葫芦被发现。

在埃及葫芦被作为陪葬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学者怀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指葫芦的字了(卣)。

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

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

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

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

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

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

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

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

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

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

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

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

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

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

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

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长分布

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中国各地栽培。

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