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看風景(孫玉聰)
作品欣賞
回家路上看風景
都說再美的風景,也比不上回家的路,對於一個遊子來說,是再有體會不過的了。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的這種感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不說話,眼睛望着前方45°的方向,看着眼前的景物向後面飛奔,感受着距離的變化。
應該是從高中吧。高中以前,都沒離開過我們農村幾次。高中時到了縣城,要住宿,每月一次回家周,放假一天半吧。每周日下午也放假,但要上晚自習。那時的我,就算是周日下午那麼一會兒,都要跑回家。12:00下課,12:15趕到車站,12:45下車,到家裡1點鐘多點,然後不到4點又要出發趕4:15的班車。 我甚至還借過幾次自行車騎車回家,來回50里路吧。反正大部分周末都會回去,我應該是全校跑家最頻繁的吧
也許會奇怪,一大男人有那麼想家麼。說實話也不說不清具體想回去幹什麼,想回去看什麼,但就是想回去。從小在農村習慣了,不喜歡城市裡的鋼筋水泥,不喜歡學校里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的環境,想念家裡的一草一木,喜歡家裡的自由自在。所以每次回家都是一種心情的放鬆,成為了精神上的寄託。
每次坐在回家的車上,心情總是期待和高興的。既希望車開得快點又希望開不慢點,能給我多一點時間,欣賞路上的風景,其實路上除了水稻就是魚塘罷了。到家後,我總是愛仔細看看草啊樹啊家裡種的莊稼啥的與,上次回來有沒有啥變化。在城市裡呆着,是感受不到四季時節的變化的,除了溫度之外,你不知道玉米吐穗了沒有,水稻該割了沒有。
上大學後,到了成都,離家4000多里。他們都想不通你這麼一個念家的人居然跑那麼遠。但至今我都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車,車上放的葫蘆絲至今記憶猶新,電視裡介紹的四川風俗飲食,給了我對四川的第一印象,保持至今。報道完後,我爸就回去了。他走的時候,學校正在開新生歡迎大會 。現場熱鬧的很,我卻覺得有些孤單,想想離家4000里啊!那種感覺有點像高中報道完,家裡回去就剩我一個人一樣。當然也就那麼一會,很快就好了。
放寒假的第二天我們就起程回家了。車啟動時放的《森林狂想曲》,以至於現在我一上火車就想起這首曲子。每一首你喜歡的歌曲後面其實都有一個故事,一段往事,每次聽到都會勾起你的回憶,否則你不會喜歡這麼久並一直喜歡下去。回家的路是漫長的,要穿過秦嶺,過無數的隧道。經過一夜的煎熬,到第二天基本就到了寶雞,天也亮了,有風景可以欣賞,也就不會覺得那麼累。其實一過寶雞就會覺得熬過來了,一進河北呢,就覺得要到家了,心情立馬就不一樣了,之前累積的困意也全然消散。我總是喜歡把路上看到的與家裡對比,看看有啥區別。到了北京尤其是到唐山境內後,就覺得到家了。
當然有回就有返,路是同一條路,方向反了,心情也就大不相同了,帶有一種不情願與不舍、無奈。
回头想想,这已经是我在外省的第十个年头了,也是30岁的人了。平时热热闹闹时确实也显不出多想家,可每当回家在即时,心情总是蛮激动和期待的。很想看看家里都什么样了,准备,整装待发!
作者簡介
孫玉聰,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