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聖勞倫斯海道

聖勞倫斯海道(英語:St. Lawrence Seaway;法語:la Voie Maritime du Saint-Laurent)是一系列連接大西洋至北美五大湖的運河、船閘和航道,以聖勞倫斯河為名。海道全長3,700千米(2,300英里),東起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和朗基爾,西至威蘭運河在伊利湖的出口並包含該運河在內,船隻並可從此處一直航行至蘇必利爾湖的盡頭(即五大湖的極西端)。美加約四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其流域以內。

海道的聖勞倫斯河旁分段共設有七個船閘,當中兩個由美國方面營運,其餘五個則歸加拿大方面營運;而威蘭運河及其沿線的八個船閘則全坐落加拿大境內。海道在加拿大境內的設施由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Management Corporation)營運,而美國境內的設施則由聖勞倫斯海道發展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管理。

海道於1959年通航,至今所處理過的貨物流達20億公噸,構成五大湖區經濟的重要一環[1]。與此同時,海道通航後亦為大湖區帶來多種入侵物種,影響區內的生態環境

目錄

背景

早於1680年,蒙特利爾傳道士卡森(Dollier de Casson)便倡議在該處興建運河,讓聖勞倫斯河上的船隻避開拉辛瀑布(Rapides de Lachine)。然而工程艱巨,運河到1701年只得1.6公里長的路段完成,而項目亦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告終。到了18世紀末,美國商人倡議在該國境內興建運河連接伊利湖和大西洋的呼聲漸高。蒙特利爾商界有恐該計劃會損害該市經濟,因此重提興建拉辛運河。在英國政府協助下,拉辛運河於1824年完成。

與此同時,上加拿大尼亞加拉地區商人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着手研究在尼亞加拉半島興建運河,讓尼亞加拉河上的船隻避開尼亞加拉瀑布。梅里特得出項目可行的結論後便成立威蘭運河公司,於1824年11月24日動工興建第一代威蘭運河[2],並於1829年11月29日落成。然而,威蘭運河入不敷支,運河公司遂向上加拿大政府尋求援助,而上加拿大政府亦於1839年購入威蘭運河公司, 並將之擴建成第二代威蘭運河。

拉辛運河和威蘭運河雖然讓水路交通來回五大湖和大西洋,但兩者的規模簡陋,到了19世紀末已不能容納日益龐大的出海船隻。與此同時,北美各地出現興建鐵路的熱潮,威脅水路交通的地位

籌建和工程

隨着大湖區城市的工業活動日益頻繁,各界亦關注水路交通在貨物運輸所擔當的角色。美加兩國遂於1909年成立國際聯合委員會(International Joint Commission),以研究五大湖海道方案。委員會建議落實聖勞倫斯海道,但在美國鐵路和大西洋沿岸港口業界代表遊說下,加上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等外圍因素影響,項目遲遲未能動工。

加方對美方的曖昧態度漸感不耐煩,並準備自行在加國境內興建海道,當中威蘭運河擴建工程於1932年完成。另外,魁北克東部和拉布拉多多座新鐵礦開業,業界急需水道從該處通往大湖區的鋼鐵工廠。加上利用聖勞倫斯河河水作水力發電的條件豐厚,最終促成美國國會參議院於1954年通過兩國共同興建海道的計劃。海道的聖勞倫斯河旁分段於同年10月動工,動員2萬2千名工人,耗資4億7千萬美元興建,當中3億3620萬元由加拿大政府支付。開幕儀式於1959年6月26日舉行,由加拿大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時任加拿大總理迪芬貝克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主禮。

海道工程包括在聖勞倫斯河沿線興建數座堤壩作水力發電之用,導致沿岸部分地區受淹沒,當中安大略省內有16000公頃農地受浸,6500名居民需遷離家園。當地政府特別成立兩個新聚落—朗蘇(Long Sault)和英格爾賽德(Ingleside)—安頓需遷離的居民,並將易洛魁鎮(Iroquois)和摩里斯堡鎮(Morrisburg)鎮址遷離受淹沒的地段。紐約州方面受淹沒的地區人煙稀少,項目對當地影響相對較低。

視頻

聖勞倫斯海道 相關視頻

聖勞倫斯河流域

參考文獻

  1. 世界最長運河排名,學習啦,2017-1-17
  2. 聖凱瑟琳博物館和韋蘭運河中心,尼亞加拉大瀑布地區中文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