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多羅買大屠殺
聖巴多羅買大屠殺(法語: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又稱聖巴多羅買之夜、聖巴托羅繆節大屠殺,發生於1572年法國宗教戰爭期間,由宮廷內部針對新教結盟宗新教徒(又稱雨格諾派、胡格諾派,屬於法國加爾文歸正主義)領袖的刺殺行動引發,之後發生天主教徒針對結盟宗新教徒的暴動。傳統上認為此事件是由查理九世的母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煽動(實際上為吉斯公爵亨利發起)。屠殺發生於國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德·瓦盧瓦與胡格諾派領袖亨利·德·波旁(未來的亨利四世)婚禮的五天之後。這場婚姻導致了絕大部分眾多最有權勢、最富有的結盟宗人物在以天主教徒為主的巴黎聚集,成為了天主教徒將其集體清洗的契機。
在君士坦丁時代[1]之前,羅馬還不是基督教中心。更古老、更廣大的基督教地區在北非和近東的大城市,如亞歷山大港[2]和安條克。
目錄
簡介
屠殺發生於1572年8月23日晚間(聖巴托羅繆紀念日8月24日前夜),結盟宗軍事和政治領袖加斯帕爾·德·科利尼遭刺殺未遂後的第二天,法王查理被迫親自御詣下詔全數殺害新教結盟宗領袖(包括其老師德·科利尼本人在內)。隨後,對於結盟宗新教徒的屠殺更擴散至巴黎市郊及附近城鎮,持續數周之久。現代估計死亡數目的範圍十分寬闊,大約從一萬人至七萬人之間不等。
這場大屠殺也標誌着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捩點。結盟宗的政治勢力因為損失大量貴族領袖而躑躅不前,並且導致許多原先的新教溫和派因仇恨而漸趨激進化,從而引爆法國國內的第四次宗教戰爭。它是「數個世紀以來最可怕的宗教屠殺」。自此,整個歐洲的新教徒都或多或少得因此事件印下了對天主教的敵意。
視頻
聖巴多羅買大屠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歷史偉人第十七位~君士坦丁大帝,搜狐,2017-03-30
- ↑ 【古希臘列國志】亞歷山大帝國(二十一):繼業者5,搜狐,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