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愛任紐
聖愛任紐(天主教中譯聖宜仁或聖依勒內,香港聖公會第八屆總議會通過中譯為聖依勒內;希臘文:Ειρηναίος;130年-202年),基督教會主教,早期基督教神學家。他的著作開啟了早期基督教神學的發展,並且被羅馬公教會和正教會敬奉為為聖人、教父。他是早期基督教的護教學家,據信是使徒約翰的弟子坡旅甲的門徒。
愛任紐出生於公元2世紀初的小亞細亞希臘裔家庭。這也許是他一直追隨東正教派的原因。
愛任紐最早將現今《聖經》正典中的四卷福音書列為神所啟示,反駁馬吉安刪改的《路加福音》是唯一正統福音書的立場。
目錄
生平
愛任紐出生於東方的小亞細亞(現今的土耳其),曾聽士每拿主教坡旅甲的教導,成為坡旅甲的門徒,他的生平中大部分是住在西方。身為長老,後來成為里昂的監督。在其教義中顯示出為真實的基督徒,思想接近約翰的教義,有時也會有重視感覺的觀念。愛任紐著作「反異端」一書特別批判神哲派主義的思想[1]。公元177年皇帝奧利流對當時的基督徒展開逼迫,愛任紐逃過高盧反基督教的集體大屠殺,奉差到羅馬對抗當時傳至羅馬的異端活動。愛任紐一生為信仰堅持,希望能把亞細亞和西方神學傳統結合起來,是第一位身為主教的護教者,竭力與羅馬教會保持關係,在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傳講正確的救贖觀,也在孟他努主義的爭辯中努力協調,希望保持教會的合一;這種信仰中堅持的關懷在他的神學中不斷地反應出。
背景
使徒時代至二世紀中葉,以初期教會以為主的教義,到後來半個世紀中教義的規範的調整,舊約被視為神的啟示,在基督徒心目中使徒所見證的啟示被提升為最高權威。其次看重聖經和教會的傳統,教會的傳統越來越受重視。此發展是大公主義和靈智教派、諾斯底派激烈爭執的下的產品。
第二世紀中神哲主義興起,當時世人喜歡各種混合性的宗教,一般人也喜歡接納各種的宗教,因此第二世紀的神學思潮乃因應時代需求而產生,面對異教流行,哲學思想的影響及「神哲派思想」的盛行,基督徒雖占小群卻顯出其獨特的地方,護教士們極力維護信仰及道德上的見證,成為相當突出的一群人,也因此吸引了許多人進入教會之中。神哲派思想主要是憑着人的知識,以人的方法將基督教放在普世宗教的地位上,也就是將屬世的智慧與知識加在救恩的福音之上。神哲派是最早出於人類自己思考的一種運動,基本的特質就是要尋求知識,也就是後來發展出所謂的「諾斯底運動」[2],而第二世紀中時期從護教學的教父時期很自然就轉入「反神哲主義」的教父時期。
視頻
聖愛任紐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反異端的鬥士愛任紐,道客巴巴
- ↑ 何為諾斯底主義?他們為何誓死堅持二元論? ,搜狐,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