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壇
地壇西門的牌樓 |
中 文 名 :地壇 別 名:方澤壇 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 地理位置:坐落在安定門外東側 |
地壇,又稱方澤壇,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為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坐落在安定門外東側,與天壇遙相對應,與雍和宮、孔廟、國子監隔河相望。地壇是一座莊嚴肅穆、古樸幽雅的皇家壇廟,是明清兩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場所,也是中國最大的「祭地」之壇。 地壇有方澤壇、皇只室、牌樓、齋宮等著名旅遊景點。
目錄
概述
地壇總面積37.4公頃,呈方型,整個建築從整體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地壇現存有方澤壇、皇祇室、宰牲亭、齋宮、神庫等古建築。1925年闢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稱「市民公園」後荒廢,1957年恢復公園稱「地壇公園」,1981年以來,國家投資對古建築進行了復原整修。1984年5月地壇公園正式售票開放,並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10日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
明清共有兩朝14位皇帝連續381年在此祭地,是明朝、清朝皇帝祭祀皇地祇的場所,是中國規模最大、唯一現存的祭地之壇。至1912年清帝退位而告終。1925年地壇被闢作京兆公園向巿民開放。1926年後,園內屢駐軍隊,逐漸荒廢,1938年侵華日軍修建西郊飛機場,將征地內居民遷移到地壇居住,地壇遂停止開放。解放後,地壇重新被建設成公園,對外開放。
地壇在古代的作用
地壇主要用於古代帝王祭祀社稷。在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源遠流長,因此,作為祭祀地祇場所的地壇建築,最突出的一點,即是以象徵大地的正方形為幾何母題而重複運用[2]。從地壇平面的構成到牆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覆出現,與天壇以象徵蒼天的圓形為母題而不斷重複的情形構成了鮮明的對照。這些重複的方形,不僅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而且還創造了構圖上平穩、協調、安定的建築形象,而這又與大地平實的本色十分一致。按照古代天陽地陰的說法,方澤壇壇面的石塊均為陰數即雙數:中心是36塊較大的方石,縱橫各6塊;圍繞着中心點,上台砌有8圈石塊,最內者36塊,最外者92塊,每圈遞增8塊;下台同樣砌有8圈石塊,最內者200塊,最外者156塊,亦是每圈遞增8塊;上層共有548個石塊,下層共有1024塊,兩層平台用8級台階相連。凡此種種,皆是「地方」學說的象徵。
歷史建築
地壇建築藝術上的又一突出成就體現在空間節奏的完美處理[3]。全壇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複構圖,使位於中心的那座體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顯得異常雄偉,這種非凡的氣魄,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圍建築物上一切多餘的部分,使其儘可能地以最簡單、最精練的形式出現,從而形成了一個高度淨化的環境;其次則是巧妙的空間結構處理手法:兩層壇牆被有意壘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層牆封頂下為1.7米,內牆則只有0.9米,外層比內層高出了將近一倍;外門高2.9米,內門高2.5米。兩層平台的高度雖然相近,但台階的高度卻不同:上層台寬3.2米,下層台寬3.8米。這種加大遠景、縮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強了透視深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安排還造成了祭拜者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節奏:當他沿着神道向祭壇走去時,越向前走,建築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顯得高大,當他最終登上祭壇時,自然會有一種凌空撫雲、俯瞰塵世之感。除了視覺上促使人產生節奏感之外,這裡還重視人的觸覺,特別是腳的感覺。中國建築歷來重視地面的鋪作和道路、台階的距離遠近曲直,目的即是要創作出一種特定的意境或氣氛。方澤壇的空間和距離,從一門到二門,二門到台階前都是32步左右,兩層平台都地壇是8級台階,上二層平台又是32步左右。這種人行進間持續時間久暫相同的重複,自然而然地使人腳的觸覺轉化成心理上的節奏,舒暢的平步青雲之感便油然而生。如果說,帝王祭天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天之元子,是受命於天的話,那麼,他們在祭地之時,所要強調的是自己君臨大地、統治萬民的法統。因此,天壇建築以突出天的至高無上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從屬地位,而地壇建築則不然。它雖然也要表現大地的平時與遼闊,但更要突出作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嚴,要喚起 帝王統治萬民的神聖感和自豪感,所以,營建地壇的古代建築師們才煞費苦心地做了上述構思與設計。
祭祀沿革
祭祀制度起源於「萬物有靈」的原始思維以及由此產生的自然崇拜,以後被統治者接受並加以改造,融合了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形成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祭祀特定神祇的官方祀典。並為歷代政權所遵從,成為帝制時代最重要的典章制度。
最初的祭祀活動在樹林空地中的天然土丘上進行,後來發展為夯土築台。台是最早出現的建築形式,當時技術水平所限,只能憑藉夯土作建築手段。漢代以後,台出現兩種變體,一是祭祀自然神的專用建築,叫做祭壇。二是建築物的基礎部分,叫做台基。
遠古的祭祀活動無確切記載。《周禮》中「夏至日祭地祇於澤中方丘」成為歷代地壇規制和祀典的理論基礎。漢武帝時,在汾河匯入黃河處建后土祠。西漢末年又按陰陽方位在都城長安南郊和北郊分建祭祀天地之壇。自此祭地之壇成為都城必不可少的建築項目,由於歷代對儒家經典解釋不同,有時將天和地合在一起祭祀,有時分開祭祀。
1153年建中都城,在通玄門外(今復興門外會成門以東)建北郊方丘,是北京最早的祭地之壇。
現存北京地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圜丘於鐘山之陽、方丘於鐘山之陰,實行天地分祀。有一年祭祀前齋戒時遇到下雨,朱元璋感覺敬天地如敬父母,沒有分開祭祀之理,於是改為合祀。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鑑於北方諸藩王擁兵自重,危及朝廷,建文帝決定削藩。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奪取皇位,年號永樂。朱棣奪取皇位後改北平為北京,遷都北京。這是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稱「永樂遷都」。明成祖營建北京城時,以南京為藍本,在京城正陽門外建天地壇、紫禁城右側建社稷壇、天地壇以西建山川壇。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甲子朔,上以北京郊社、宗廟及宮殿城,是日早躬詣太廟,奉安五廟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詣天地壇奉安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孫詣社稷奉安太社太稷神主。」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位從此在北京紮下根來。
1521年,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病死。武宗無子,其堂弟,15歲的朱厚熜以藩王繼承皇位,為明世宗,年號嘉靖。世宗繼位之初圍繞如何確定其生父的尊號展開一系列激烈爭論,並由此引發禮制變革。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為由,集群臣596人議郊祀典禮。有82人主張分祀;84人主張分祀而又以為既成之法不可輕改,時機尚不適宜;26人主張分祀而以山川壇為方丘;206人主張合祀而不以分祀為非;還有198人不置可否。世宗「自為說,以示禮部」,將南郊的天地壇改為圜丘專以祭天,在北郊擇地另建方澤專以祭地,並在東郊建朝日壇、西郊建夕月壇。這也是為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稱「更定祀典」[4]。
嘉靖九年(1530年)5月,四郊壇興工。十一月定北郊之壇名地壇,此後方澤、地壇兩名並存,祝文稱方澤,公務稱地壇。嘉靖十年(1531年)4月,方澤壇工成。壇正中鋪縱橫各六路黃琉璃磚,皇祇室以及方澤壇圍牆覆綠琉璃瓦。
清初沿襲明朝地壇舊制,連地壇以及各建築的名稱也未改。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地壇因年久損毀嚴重,為此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改建。乾隆認為皇祇室綠瓦和方澤壇面黃琉璃面磚「於義無取」,於是依據《周禮》和《考工記》等經典,將皇祇室以及方澤壇圍牆綠琉璃瓦頂改為黃瓦、方澤壇面黃琉璃磚改為白色石塊。這次改建十分成功,使兩座主體建築的禮制意義更加明確。改建工程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所形成的形制保存至今。
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聚集地壇,拆毀地壇磚石砌築炮台,這是地壇首次被帝國主義劫掠。1873年同治親政,為皇帝親詣行禮,重修了皇祇室,是帝制時代最後一次修繕。
自公元1531年~1911年,先後有明清兩代的十五位皇帝在此連續祭地長達381年。明朝前期祭地與祭天是合併在今天的天壇內舉行的,直到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後,才另建壇祭地,當時稱作方澤壇。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名為地壇。2006年05月25日,地壇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風景
地壇內有大片空地,現有樹木3.6萬多株,草坪8.2萬平方米,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就有174株。
地壇方澤壇外的三株古柏頗有特色,被稱為「將軍柏」。其中「老將軍」干圍4.8米;「大將軍」干圍5.15米。另一「獨臂將軍」干圍3.16米,因曾屢次受創,僅存一枝故名。地壇藏有一批官窯禮器,是清光緒年間江西景德鎮專為清朝宮廷祭祀所特製的。是傳世下來的真品,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屬國家二級文物。解放前,壇內野草叢生,建築嚴重失修。新中國成立以後,隨着國力的增強,公園先後修繕了齋宮、方澤壇、皇祇室等全部建築;重建了地壇牌樓和鐘樓;新建了牡丹園、集芳囿、月季園、銀杏路等景點,對地壇的周邊環境進行了大規模的保護性整治修繕,既恢復了昔日的莊嚴肅穆,又豐富了園林景觀,使古老的地壇煥發了生機。
從1985年起,每年春節地壇公園都舉辦迎春文化廟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1屆。不僅有大規模的仿清祭地表演,還有許多民俗文化在這裡展現和延伸,以較高的藝術品位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享譽中外[5]。
景點介紹
集芳囿
集芳囿位於外壇西北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是一座封閉式的一養殖、展覽南北方名貴植物、花卉和金魚為主的古典式景園。園內有殿室、廊亭、池榭、爬廊、假山等,布局嚴謹多變園內還有近900平方米,高12米的溫室,室內除了有數百種名花樹木異草外還有假山疊水、溪流。是一座名不虛傳的景色優美、四季如春的幽靜仙境。
齋宮
齋宮 為皇帝祭地時齋宿之所。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各帝都曾在此齋宿。主體建築坐西面東,由西、南、北三殿組成,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牌樓
也稱牌坊,是地壇主門—西門的第一座建築物。
明清兩代皇帝到地壇祭地首先經過牌樓,再進壇門,地壇牌樓與頤和園東門外牌樓一樣高大雄偉。
明代始建時稱「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間重建時改為「廣厚街」牌坊,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的原因,兩個牌樓都沒有保存下來。您所見到的牌樓,是我園根據清代乾隆時所建式樣於1990年重新建設的,新建的牌樓高達13.5米,氣勢高大雄偉,綠色的琉璃瓦面,彩畫以本「天龍地鳳」之說,繪以單鳳圖和牡丹圖案,正面中心有「地壇」二字,背面核心有「廣厚街」字樣。今天的牌樓已成為地壇公園重要景點之一。
視頻
地壇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地壇公園簡介,欣欣旅遊網 2019-12-5
- ↑ 已經有500年歷史:按照「天圓地方」來設計的建築 ,搜狐,旅圖者,2018-02-09
- ↑ 北京地壇,土木在線論壇 2015-6-3
- ↑ 地壇與糾正「兩個凡是」的鬥爭 ,搜狐,西局書局,2018-11-15
- ↑ 北京地壇廟會上演「皇帝」祭地(組圖),搜狐,20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