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虛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1]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目錄
提示
本篇論述了偵知敵人營壘虛實和敵人行動的方法。首先強調了將帥必須「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接着論述了通過「登高下望」、「望其壘」、「望其士卒」,了解敵人的「變動」、敵人營壘的「虛實」、敵人的「去來」。具體辦法是,「聽其鼓無音,鋒無聲」,「壘上多飛鳥而不驚,上無氛氣」,即可判斷敵人的營壘空虛。敵人突然出動不久,便有士卒往回跑,這說明敵人行動太急,導致敵軍行陣錯亂,這時「急出兵擊之,以少擊眾,則必勝矣。」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何以知敵壘之虛實,自來自去?」
太公曰:「將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觀敵人變動:望其壘,即知其虛實;望其士卒,則知其去來。」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聽其鼓無音,鐸無聲,望其壘上多飛鳥而不驚,上無氛氣,必知敵詐而為偶人也。敵人卒去不遠,未定而復返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則前後不相次;不相次則行陳必亂。如此者,急出兵擊之,以少擊眾,則必勝矣。」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怎樣才能知道敵人營壘的虛實和敵軍來來去去的調動情況呢?」
太公答道:「將帥必須上知天時的逆順,下知地理的險易,中知人事的得失。登高下望,以觀察敵情的變化;從遠處眺望敵人的營壘,就可知道其內部的虛實;觀察敵士兵的動態,就可知道敵軍調動的情況。」
武王問:「怎麼才能知道這些事情呢?」
太公答道:「聽不到敵營的鼓聲,也聽不到敵營的鈴聲,看到敵人營壘上有許多飛鳥而沒受到驚恐,空中也沒有飛揚的塵上,就可知道這必定是座空營,敵人不過是用一些假人欺騙我們。敵人倉促撤退不遠,還沒有停下來又急忙返回的,這是敵人調動太忙亂的表現。調動太忙亂,前後就沒有秩序。沒有秩序,行列陣勢就必然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可急速出兵打擊它,即使是以少擊眾,也必會取得勝利。」
影響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韜》的基本理論和範疇,主張柔弱勝剛強、韜晦不露和安靜玄默等,同時又引用「黃帝」之書,通過周文王、武王與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六韜》據傳在7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此外,在日本由於源義經盜得《六韜》因而作戰得以出奇制勝的傳說,使得《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2]。
視頻
壘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武經七書》包含了哪幾本書?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武經七書》介紹,趣歷史,2018-07-19
- ↑ 華夏古代至高兵書《武經七書》之《六韜》,360個人圖書館,20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