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左拉
埃米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法語發音:[e.mil zɔ.la];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9日),1840年4月2日,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童年是在普羅旺斯地區度過的,十八歲才來到巴黎。1858年,到巴黎就讀於巴黎的聖路易學校。[1]
埃米爾·左拉,19世紀後半期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寫成數十部長篇小說,其系列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的影響力遍布世界,郁達夫、張資平、巴金、茅盾以及李劼人等中國著名文學大師都曾受到《盧貢-馬卡爾家族》的影響。[2]
左拉的創作和世界觀充滿矛盾:一方面對現存的制度進行毀滅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對資本主義社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他的創作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短篇小說集《妮儂的故事》(1864)、長篇小說《克洛德的懺悔》(1865),脫不開對浪漫主義作家的模仿。後來,他對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逐漸產生濃厚興趣。在泰納的環境決定論和克羅德·貝爾納的遺傳學說的影響下,形成其自然主義理論:主張以科學實驗方法寫作,對人物進行生理學和解剖學的分析;作家在寫作時應無動於衷地記錄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不必攙雜主觀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義、現實主義兩種傾向兼而有之。[3]
目錄
生平
左拉在中學求學時已顯露文學才華,試寫了一些小說、詩歌和喜劇。1862年進入阿謝特書局當打包工人,不久即以詩作出眾被提升為廣告部主任。這期間陸續在報刊上發表作品。[4] 從那時起,他就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對拿破崙三世的厭惡,他認為拿破崙三世以第二共和為跳板是為了實行帝國獨裁。[1]
1871年,開始發表長篇系列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Les Rougon-Macquart),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小說情節、人物都存在連續性和相關性,類似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小說由20部長篇小說組成,人物多達1000多人。
1877年,《盧貢-馬加爾家族》的第七部小說《小酒店》問世,轟動全巴黎。後來陸續在1885年又發表了《萌芽》、《崩潰》(1892)、長篇小說三部曲《三城市》(1894-1898)、四部曲《四福音書》(1899-1902,但未完成即病逝)。[4]
1894年,法國發生德雷福斯事件。一名名為德雷福斯的猶太軍官蒙受叛國的冤屈,被判處終身流放和監禁。這件事情被許多後來的學者定義為現代意義上「知識分子」一詞的起源。因為無數當時的法國知識分子為這個案件發聲,他們分成兩派,在大大小小的報紙、雜誌上打起了筆仗。使得該案件受到空前的關注。左拉當時已經是很有影響力的作家,他從事件開始就在《費加羅》報上發表過數篇文章,譴責法國政府的反猶主義態度。1898年1月13日,他在左派媒體《極光報》(L'Aurore)上發表《我控訴》,這篇文章由於過於激進而被保守傾向的《費加羅報》拒絕。文章的發表很快激起軒然大波,左拉以誹謗罪被起訴並判處一年監禁。如同同樣受過迫害的雨果和伏爾泰一樣,左拉在宣布判決那天夜裡就逃亡倫敦。1899年,在德雷福斯終於被赦免後,左拉才得以回國。1899年,政府發現德雷福斯案的問題,德雷福斯接受了有罪赦免(但未徹底平反)而出獄,左拉才得以回國。[2]
左拉回國後,民族主義和反猶主義人士還在持續着對左拉的攻擊。1902年9月29日,左拉因壁爐堵塞中毒死亡,這個死亡都被懷疑是偽裝成事故的政敵的刺殺,甚至有政敵在媒體上發聲,聲稱左拉因發現德雷福斯有罪而自殺。即便如此,仍然有數千名左拉的仰慕支持者出席了他的葬禮,左拉被安葬於蒙馬特公墓。隨着德雷福斯事件在1907年徹底平反,1908年6月6日,左拉的骨灰被移至先賢祠,與維克多·雨果、大仲馬葬於一處。[1][2]
寫作風格
左拉小說的基本風格氣勢雄渾,筆力酣暢,透過對各社會階級的描寫、各領域的大量作品,相當真實地再現了19世紀後半期法國從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社會場景,反映了當時法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會矛盾。[4]
外部鏈接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source : 奧塞美術館. 多情的理想主義——法國自然主義作家埃米爾·左拉. 壹讀. 2018-04-02 [2019-01-02] (中文).
- ↑ 2.0 2.1 2.2 source: 黎塞留的貓. 深深影響這巴金、茅盾等人的法國著名作家埃米爾·左拉. 蛋蛋贊. 2017-04-05 [2019-01-02] (中文).
- ↑ 埃米爾·左拉 Émile Zola. 豆瓣. [2019-01-02] (中文).
- ↑ 4.0 4.1 4.2 誕生:法國小說家埃米爾·左拉誕辰. 歷史今天. [2019-01-0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