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堑壕战是由散兵坑演化来的。欧洲进入火药武器时代后,除排纵列作战的正规士兵外,出现散兵——就是不排队列作战的步兵——这些士兵相当于现在的侦察兵或者尖兵。他们监视敌人,作战时会为自己挖一个小坑来躲避炮弹。在骑士战演变为列阵枪战的过程中,因为没人愿意和敌人站在几十米开外对射,所以散兵坑被普遍使用为战壕,以保护士兵。


目录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堑壕战
        外文名称         Trench Warfare
        别 名         战壕战;壕沟战
        战术运用战争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诞生背景

 
堑壕战战壕:早期型、一战英国堑壕、一战德国堑壕图片来自他说

十七世纪末,刺刀的发明取代了长矛,燧发枪和新型子弹提高了火枪射速。战争样式演变为全面的火力战。为了发扬当面火枪火力,队形正面变宽,同时纵深越来越浅,由西班牙方阵时的三十列到古斯塔夫方阵的六至八列再进一步减少到两至三节,线式战术产生了。线式战斗队形,该战术无法实施机动作战,对地形条件要求较高,步兵和炮兵火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横线的步兵无法实施追击,依然需要依靠骑兵扩张战果,故线式战术时期多为击溃战。


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军无法用正规战法同装备精良采用线式战术的英军抗衡,于是三五个单兵成群疏开进行战斗的散兵群产生了。十八世纪末期,枪托在火枪上的的运用使得火枪手可以稳定准确的瞄准,射击精度进一步改善。轻便炮架提高了火炮的机动力,同时火炮杀伤力和射程也有提高。法国大革命时期,未经良好训练的法军在与反法同盟军作战中几乎无法实施线式战术,一进入战斗,展开的横队便在敌军强大的火力威逼下自行散开,成为许多散兵群,后来发现,纵队比横队容易指挥和保持队形,也容易冲破对方的横队,于是散兵线和纵队相结合的纵队战术开始形成,拿破仑成功的将此战术完善并在战争得到检验。


拿破仑步兵师纵队战术战斗队形,散兵线与纵队相结合的纵队战术相对灵活,能在复杂地形上进行兵力机动,且可集中兵力对力量均等的线式横队上任意一点实施突击,或从侧翼迂回,需要增强火力时纵队可散开成散兵群或横队,需要增强突击力时,又可变回纵队。一八一三年后,纵队战术被欧洲各国军队采用,线式战术从此退出战争舞台。

 
一个堑壕系统布局图片来自他说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底火击针和膛线的发明使得后装金属定装子弹、使用膛线的步枪取代了滑膛枪,射速、射击精度和射程都大大提高。此段时期尽管火炮没有很大改进,但纵队密集的队形在步枪和炮兵火力前将受到重大杀伤。散兵群战术替代了纵队战术,步兵在接敌运动中成疏开队形行动,到达步枪火力射程之内散开成散兵线,一面射击,一面利用地形相前跃进,在冲击出发阵地集中后,炮兵以超越射击对敌进行火力准备,随之步兵越出阵地发起冲击。冲击过程中以步枪火力掩护自己并杀伤敌人,运动姿势根据地形和敌情灵活变换,骑兵用于侦察和侧击敌人翼侧,用于扩张战果或同步兵一起实施追击。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德国统一战争到一战的几十年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使得军事工业突飞猛进, 一批对军事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式武器(大口径火炮、马克沁重机枪等)的相继出现, 新式陆军主战武器赋予防御一方强大的火力,确立了防御的相对优势。一战早期新式武器的出现确立了防御一方的相对优势,而同盟国和协约国依然受普法战争影响,指导战争的战略都是求速战速决,力求在进攻包围中歼灭对方。进攻作战中,错误的战役战法和陈旧的进攻战术使得进攻方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只能转入防御。由此,堑壕战开始了。[1]


战壕不是随便挖的,绝对不能挖成一道直线,这样会使炮弹的破坏力加剧,如果敌人冲进战壕,直长的战壕挡不住子弹的扫射,所以德国人将战壕挖成了Z字形,可有效的抵御炮弹的打击,敌人进入战壕也无法直线射击,战壕的墙壁也衬有沙袋,用原木和树枝加固,防止坍塌。堑壕主要利用前面的铁丝网阻挡敌人,利用后方的火炮提供支援。除此以外一些战壕地下还会有防空洞,通常深达20到30英尺。这些地下房间不仅有酒窖、炉灶、床、家具、厕所、电力等满足士兵们的日常基本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英军堑壕中的一处刘易斯机枪阵地图片来自百家号

一战爆发后不久双方便从机动战转为了阵地战,西线形成了400多英里长的筑垒堑壕系统。整个战争期间,每一次交战都是一场可怕的屠杀和巨大的消耗。协约国和同盟国数百万的士兵手持步枪蹲在狭小潮湿的战壕里,每天忍受着炮弹的轰击或者毒气的袭击,这种被动的打法十分考验士兵们的心理,不少士兵的家信中都称之为“人间地狱”!


美国南北战争日俄战争都出现了堑壕战,但一战中这种战斗形式被发挥到了极致。堑壕战被称为最恐怖的战术,因为这是一种持久战的形式,双方谁都打不赢谁。当时重型机枪出于统治地位,防守方明显占据优势,没有人愿意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的壕沟,这种无法向前发展的战局陷入僵局之中!早期的战壕只不过是散布的坑道和沟渠,是战斗之中短时间内的保护措施,然而随着战斗的继续,慢慢演化成一个更精细的堑壕系统!


一战与之前的战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弹药消耗量。普法战争中用到的火炮,据说为1600门,在40年后火炮数量增加到8000门,而且其中有许多炮要大得多和重得多。普法战争的6个月中,每支步枪仅发射56发子弹,这些子弹在一战中一个星期就能打光。自动武器的出现更是使弹药消耗数疯狂增长。另外,战场上还出现了武器供给和维修的需要。过去一门火炮可以从战争开始用到结束,顶多维修一下炮架,而一战中一次齐射就可以报销整个炮兵阵地。这些改变事前已有各种征兆,但直到马恩河会战爆发后,人们才如梦初醒。


马恩河会战前,德国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军队携带的弹药足够坚持完成施里芬计划,结果战役还没结束,全国的弹药储备就已经用完了。马恩河战役后,战争的形态迅速变化。防御的威力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法国进攻学派的领袖格朗梅松在一次进攻中被防御火力打死),因此军队不可能自己携带所需弹药,必然要全数从后方送上去。1914年,一个英国师每天仅需要27个车各类补给品。两年后,给养、饲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每日耗量仍为20车,而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所需的大车增至约30辆。在野战军队所需补给品总量中,粮草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可想而知,连这一小部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公路运输队根本不可能支撑军队的战略运动。因此,运动战在物理层面被判了死刑,阵地战成了唯一符合逻辑的选择。


战术评价

 
一战时期士兵在堑壕中捕捉的老鼠图片来自百家号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热武器威力越来越强,射程精度伤害不断提升,具体到单个士兵也是如此,步兵配置的火力大幅度增加,导致传统的快速机动部队-骑兵失去突击作用,军队失去了能够快速机动,正面冲击并在敌方战线上撕开缺口的兵种;同时铁路运输的兴起,使得各国依靠铁路都可以快速的完成兵力兵器的集结;但是新装备也带来了巨大的后勤压力,使得部队一旦离开铁路运输,就难以获得足够的物资维持作战需求;直接导致防守方能够直接投入战斗的力量远远高于进攻方的力量。此外,当时西欧的铁路网络十分发达,通过战时加强,甚至可以快速的将铁路修建到任意一个地点,这为维持一条完整的防线提供了后勤的保障。换而言之,在作战中进行防御的成本是要显著低于进攻的,堑壕战被证明是最能发挥优势,减少伤亡的方法。[2]


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对峙的双方数百万士兵都蜷缩在堑壕的泥浆之中,老鼠虱子跳蚤无处不在;疾病成为了一战中士兵的最大杀手,由于卫生条件极差,痢疾、斑疹伤寒霍乱感染横行。战壕内充斥着真菌,每个受伤的士兵都加大了感染死亡的风险!雨季战壕坍塌,冬季异常寒冷,士兵们饱受折磨。除此以外,参战双方都无法立即安葬死者,这些士兵尸体就一直在无人区堆积着,直到腐烂无法辨认,极大的考验着活着的士兵内心。在战争的不同时期,双方都有正式的短暂停火,以便让伤员回到自己的阵地,并且掩埋死者,但双方的高级将领都不愿意因为人道原因而放弃的进攻的机会,所以都下令部队不允许敌军担架者进入无人区。尸体在双方的堑壕之间如山丘一样渐渐隆起。[3]


当然,为了打破僵局,各国不是没有进行过战术调整,以德国为例,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德军内部开始反思以前对坚固堑壕体系的突破造成的伤亡太大。于是推出了渗透战,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风暴突击队”。这些部队在突破堑壕无人区的时候可以交替掩护,并绕过敌军火力支撑点,迅速通过敌军防御部队的纵深,切断敌军通讯,而后大部队才发起攻击。这种战术在1918年鲁登道夫攻势中被广泛运用。


长期的僵持让胜败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造成了许多无意义的牺牲,因此这种战斗形式被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坦克等新型武器的运用,该战术已极为少见,仅有小型的战壕用作防御。


视频

世纪战争03堑壕战.地狱岁月_一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