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禪院
大悲禪院又名大悲院,是一座位於中國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40號的佛教寺院,亦是天津市最大的佛教寺院,佔地面積為4.2萬平方米。
大悲禪院始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幾經修葺擴建,現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內珍藏有從魏晉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薩造像幾百尊。
目前,大悲禪院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現任方丈為智如法師。[1]
目录
歷史沿革
- 1940年,大悲禪院進一步擴建。
- 1942年,天津佛教界邀請高僧天臺宗四十四世祖全場比賽虛大師來天津主修擴建全寺,五年中在原大悲禪院的東側陸續建成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東西配殿等建築,這些建築和新建的園林總面積達八千多平方米。
- 1945年,大悲禪院住持等慈法師請來玄奘法師頂骨至寺內供奉。
- 1956年,居士龔望先生向當時寺主惠文法師提議而專設弘一大師紀念堂以紀念弘一法師,堂內原供奉一座約一米高的弘一法師盤膝端坐銅像。
- 198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大悲禪院開始進行修復工作並重新雕塑全堂佛像。
- 1982年,天津市政府撥款,再重修大悲禪院,增修新山門,並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198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大悲禪院被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 1986年,大悲禪院正式對公眾開放。
- 199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大悲禪院中軸線東側建立兩幢二層方丈樓和一幢天津市佛教協會辦公樓。
- 2000年,新大雄寶殿建成,殿內供奉三尊緬甸玉佛。
寺院格局
大悲禪院東院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師紀念堂、弘一法師紀念堂以及講經堂組成。
西院為念佛堂、方丈室和天津市佛教協會駐所。形成以東院為寺院主體,西院為寺院附屬部分的建築格局,體現出一般佛教寺院的傳統形式。
大悲禪院的門外有一對石雕雄獅,門額上有趙樸初先生所書"真如覺場"四個大字。
天王殿原為寺院的山門,按山門與天王殿合一的形式建造。門前立有兩隻黃綠相間的系鈴抓珠的琉璃獅子。
天王殿後面是大雄寶殿,大殿屋頂全部以湛綠色的琉璃瓦覆蓋。大雄寶殿前面是大悲殿。殿前是砌磚走廊。向右穿過題額為"慈航普渡"的門洞,便是玄奘法師紀念堂。向左穿過題額為"悲願宏深"的門洞,是弘一法師紀念堂。庭院西東兩側還分設地藏殿與講經堂,皆面闊3間。
大悲禪院是以古典殿堂式的建築集群與封閉式的園林庭院結為一體的寺院,寺中有園,園中有寺。
大悲禪院珍藏
大悲禪院院內現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和地藏殿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正中供奉有明代銅製釋迦牟尼像,銅像下為千佛蓮花底座,整個銅像高五米,重六噸,為國家二級文物。
念佛堂供奉有唐代銅鑄毗盧遮那佛造像。此外,大悲禪院內還珍藏有數百件不同朝代時期的銅、木、石、玉雕、泥塑佛像以及龍、獅、虎、豹、鸞鳳、車、棺、碑等雕塑文物。另外,大悲禪院院內原來還藏有1945年由南京請來專設紀念堂供奉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但1956年該頂骨舍利被送往印度那爛陀寺遺址供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