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鐃歌鼓吹曲凱旋
《大明鐃歌鼓吹曲凱旋》是一首明代詩歌,明代詩人在繼承傳統詩歌風格的同時,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例如,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主張擬古應領會精神,不仿形跡,做到達岸舍筏,以有求似。這種思想打破了傳統的束縛,推動了詩歌的創新發展。此外,明代詩人在詩歌的形式和技巧上也進行了許多嘗試和探索,如嘗試不同的詩歌體制和形式,傾注了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的心血[1]。
“ |
興臨濠,都建康。 風雲從,神龍翔。 川岳簸蕩,乾坤低昂。 掃腥膻,正紀綱。 氓受墊,傒聖皇。 天與人歸戡四方。 如日升天萬物光。 戰江漢,屠鯨鯢。 仗黃鉞,秉白麾。 奮義威,專天機。 百辟趨,虎與羆。 太白冥,天狼隳。 摧彼鱗鬣流成漪,江漢平,萬乘歸。 諸爪牙,靖東吳。 剪兩浙,甌閩區。 刃弗剉衄全師徒。 踴躍歡呼,吾廟獻俘。 幅員廣,黔黎蘇。 桓桓雄,伐山東。 狐鼠輩,競潛蹤。 隴右蜀西諸鞠凶,薙刈若斷蓬。 烽火息,狼煙空。 遂北指赤狄,直抵幽燕境。 旂旐央央來,彼竄滅形影。 陽九值時數,中原弗遑靜。 百年今復清,干戈氣全屏。 廣輪際天海,輿圖屬統領。 無思不臣服,萬古鎮悠永。 |
” |
— [元末明初]陶安 |
目錄
明代詩詞對傳統詩歌的繼承和創新
明代詩詞在繼承傳統詩歌方面表現出了對古典詩歌形式的尊重和內容的深化。明代初期,以「三楊」為代表的台閣體盛行,其詩作主要特點是歌功頌德和對皇帝的阿諛奉承,雖然缺乏真情實感,但在藝術形式上追求格律聲調,這也保留有台閣體的特點。這種追求格律聲調的做法,可以看作是對唐宋以來傳統詩歌形式的一種繼承。
內容創新
明代詩詞在內容上有所創新,表現為對個人情感和社會現實的更為深刻的表達。例如,杜詩《閣夜》詩中兩聯說:「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通過動態的描寫,展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和生活的艱辛。
形式創新
在形式上,明代詩詞也有所創新,如在用韻規則與實際讀音的衝突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嘗試。儘管這種改革嘗試引起了爭議,但它們體現了對傳統詩歌形式的一種探索和突破。
綜上所述,明代詩詞在繼承傳統詩歌的同時,也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創新。這些創新既包括對傳統詩歌形式的深化和發展,也包括對傳統詩歌內容的拓展和豐富。明代詩詞的發展歷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對於當今的詩詞創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2]。
參考文獻
- ↑ 好書·新書丨跟着詩歌了解明朝那些事兒:明詩三百首 ,搜狐,2020-08-27
- ↑ 詩歌的十大要素和六大取向,搜狐,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