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足縣

 

 

 

大足縣一般指大足區,大足區隸屬於重慶市,建於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

大足位於重慶西部,東距重慶55公里,西離成都155公里,北臨潼南,東北接銅梁,東南鄰永川,西南界榮昌,西北連四川安岳縣。將爭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

2020年大足區實現生產總值700.5億元、增長4.4%; 幅員面積1436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21個鎮 ,其中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管轄3街1鎮,開發面積133平方公里,市委市府派駐正廳級機構雙橋經開區管委會管理相關經濟建設開發等事務。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足區常住人口83.56萬人。

大足區以汽車摩托車、智能製造、現代五金、現代家居、電子信息、循環經濟等為主導。先後獲全國首批5A級景區、全國旅遊文化大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綠化小康縣等榮譽。2016年,大足區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20年5月,重慶將其定位為主城都市區「橋頭堡」城市之一。

目錄

建制沿革

大足區境,夏商周時屬巴國,秦屬巴郡,漢屬益州巴郡墊江縣。東晉、南北朝時期,先後屬梁州巴郡墊江縣、宕渠縣、合州墊江郡石鏡縣、普安郡永康縣。

隋代,大足東北部為涪州石鏡縣地,西南部為資陽郡隆康縣地。

唐朝,大足東北部先後為合州石鏡縣、銅梁縣、巴川縣地,西南部為普州隆康縣地。乾元元年(758年)正式建縣,以境內有大足川而得名,隸屬於昌州。大曆六年(771年),張朝、 楊楙作亂,昌州州治被焚,撤昌州。大曆十年(775年),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准復置昌州,「以鎮僚夷」,昌州州治移到靜南縣。光啟元年(885年),昌州州治又遷移到大足縣。景福元年(892年),撤靜南縣,雙橋境域歸屬大足縣。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復置;洪武十年(1382年)改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蔡伯貫起義,建國號「大唐」,號「大寶」。

1662年併入榮昌縣。1728年復置大足縣。1674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周,「全川悉陷」。1678年至1680年間,雙橋境域為吳三桂占據。民國初屬重慶府、川東道。光緒年間,余棟臣三打教堂,兩次起義反洋教。1911年張桂山組織保路同志軍進縣城,宣告大足獨立,並攻克富順,被推為富順都督。

中華民國時期,先後屬重慶府、川東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足先後隸川東行署區璧山專區、四川省江津專區、永川地區。

1974年2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在向國務院呈報《關於建立大足汽車製造廠行政區由重慶市直轄的請示報告》中,建議將大足縣雙路公社和元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鶴、天橋及土橋公社的茅店、新民等6個生產大隊劃歸新置之行政區,由重慶市直轄。雙路公社建制及社名不變。另外6個大隊組建為通橋公社(取元通、土橋公社社名各一字而成),並從雙路、通橋兩公社首尾各取一字,以「雙橋」二字作為新置行政區名。

197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從大足縣劃出置重慶市雙橋區,隸四川省重慶市。1983年永川地區撤銷隸重慶市。1997年重慶市恢復中央直轄市後,仍隸重慶。

2011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重慶市撤銷雙橋區和大足縣,設立大足區。同時,設立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市管開發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派駐機構,正廳級行政單位,市管組織任命領導。 2011年12月25日,重慶大足區正式掛牌成立。同時成立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範圍為龍灘子街道、郵亭鎮、雙路鎮、通橋鎮。

2015年1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14〕92號)批覆,撤銷大足區雙路鎮、通橋鎮、智鳳鎮,設立雙路街道、通橋街道、智鳳街道。

2016年5月經重慶市政府批准,大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行政區劃

大足區行政管轄6個街道、21個鎮:棠香街道、龍崗街道、龍灘子街道、雙路街道、通橋街道、智鳳街道、龍水鎮、郵亭鎮、寶頂鎮、萬古鎮、珠溪鎮、中敖鎮、三驅鎮、石馬鎮、雍溪鎮、玉龍鎮、寶興鎮、拾萬鎮、鐵山鎮、回龍鎮、國梁鎮、金山鎮、高升鎮、季家鎮、龍石鎮、高坪鎮、古龍鎮。

大足區人民政府駐棠香街道北環二路中段1號。

其中,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開發龍灘子街道、雙路街道、通橋街道、郵亭鎮。重慶市人民政府派駐正廳級行政單位雙橋經開區管委會。

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駐雙路街道雙龍西路106號。

地理環境

大足區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部,地處重慶丘陵與平行嶺谷交接地帶。介於東經105 °29′-106 °02′,北緯29°24′-29°52′之間。東鄰銅梁,北與潼南接壤;南與永川、榮昌毗鄰,西連四川安岳,雙橋經開區在縣境南端。幅員面積1436平方公里。

大足區地質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三沉積帶重慶沉降褶帶。境內出露地層為中生界三疊系、侏羅系,總厚度374-1750米,其外有新生界第四系河岸堆積物。地勢略呈倒置三角形,東南邊緣和西北部高、中部和東北部為廣後地帶略低而寬緩,饅頭狀孤丘廣布,海撥高度270-900餘米,總的地貌特徵「三山六丘一分壩」。

大足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空氣濕度大,日照偏少,無霜期長,春季冷空氣頻繁,盛夏伏旱較多,初夏和秋季多綿雨,冬季霜雪較少。同時,具有春早、夏長、秋短、冬遲的特點。

自然資源

大足區礦產主要種類有21種。煤探明儲量為4997萬噸;鍶礦儲量為190萬噸;天然氣氣井日產量為11萬立方米;石灰石儲量達6.3億噸。還有陶瓷粘土、石英砂、石料等。

大足區有野生動物35科67種,分獸類、鳥類、魚類等;飼養動物主要有豬、牛、羊、兔、魚、蜂等。有野生植物125科364種,分喬木、灌木、竹類、藤本、草本、常見藻類植物等。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水杉、珙桐,二級保護植物銀杏、杜仲、絞股藍、八角蓮、金毛狗脊、金蕎麥等。栽培植物除糧食、油料、蔬菜等主要農作物外,還有蠶桑、油桐、煙葉、葡萄、藤梨、枇杷花椒等經濟作物。

大足區處沱江嘉陵江分水嶺上,有溪河240條(段),總長1006.8公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5859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299萬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為3.7億立方米,占地表水資源總量的69.8%;已開發利用量為2.1億立方米,占39.6%。

大足區有各類水利工程4646處,其中:大(2)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11座(其中:小(1)型水庫18座、小(2)型水庫93座),山坪塘3133口,石河堰693道,小型引水工程42處,電力提灌站455處,場鎮自來水廠23座、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85處。配套乾渠200公里,支渠800公里。水庫主要有:玉灘水庫、上游水庫、化龍水庫、響水灘水庫、躍進水庫、龍水湖等。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074461人,其中非農人口559827人。當年出生人口11995人,出生率為11.2‰;死亡人口7578人,死亡率為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7.90%。全區常住人口78.9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0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足區常住人口83.56萬人。

大足人以漢族為主體,少數民族約有1200人。少數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等40個民族。

政治

區委書記:陳一清

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徐曉勇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有力

區政協主席:陳廷劍

經濟

2020年實現生產總值700.5億元、增長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0.1億元、增長1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3億元、增長8.7%,其中稅收收入17.2億元、增長3%;規上工業總產值673.9億元、增長6.9%,工業增加值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億元、增長4.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569元、增長6.9%。

第一產業

2019年大足區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61907萬元,比上年增長-2%,其中:種植業產值459637萬元,比上年增長5%;畜牧業產值199015萬元,比上年下降21.8%。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1658公頃,比上年下降5.7%;油料種植面積19667公頃,比上年增長3.8%;蔬菜種植面積19342公頃,比上年增長1.7%。

全年糧食總產量41.5萬噸,比上年增長0.2%。蔬菜產量43.5萬噸,比上年增長4.3%。油料產量4.4萬噸,比上年增長3.4%。肉類總產量4.2萬噸,比上年下降28.2%。

2021年9月23日,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的重慶市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大足拾萬鎮隆平五彩田園開幕。

第二產業

2019年大足區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長9.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7%。規模工業企業達到355戶;工業品產銷率為95.7%。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總額增長13.8%,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率為8.5%,比上年回落0.1個百分點。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6.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83.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5.4%,其中工業增長25.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2%。全年共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03個。

第三產業

2019年大足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8%,批發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4.6%;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4.6%。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3332萬美元,增長17%。其中:出口總額11428.6萬美元,增長15.9%;進口11903.4萬美元,增長18%。實際利用外資4628萬美元,下降44.4%。

社會事業

2019年全年全區建築業增加值增長6%,全區註冊地建築業企業總產值增長14.2%。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2.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3.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7%。全年商品房銷售金額729571萬元,同比減少128429萬元,比上年下降15%。

2019年大足區全區共有學校423所,其中普通中學32所,小學167所。全區普通中小學校共招生31502人,在校學生128268人,畢業生30180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2.7%、4.7%和21.2%;普通中學招生20313人、在校生55712人、畢業生15181人;小學招生11189人、在校生72556人、畢業生1499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全年科學事業支出10358萬元,比上年增長9%。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5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91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651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111件。

2019年大足區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434個(含村級衛生機構),其中醫院、衛生院37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醫院和衛生院床位4533張,衛生技術人員472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647人。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科學事業支出10358萬元,比上年增長9%。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5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91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651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111件。

2021年4月7日,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時間為期三年。

交通運輸

截止2019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5.3%。全區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925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858公里。

擁有運營客車391輛,載重汽車6229輛,出租汽車300輛,公共汽車176輛。全年貨物運輸周轉量195210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8%;旅客運輸周轉量132021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3%。

高速公路:渝昆高速公路為國家高速公路G85銀昆高速公路的一段,在大足區境內有5.3公里;

渝蓉高速公路在大足區境內有43.8公里,設有大足東互通、大足西互通、三驅互通及大足服務區。

重慶三環高速公路。

另有省道108渝隆路、省道205潼瀘路、省道309合內路、省道310銅榮路等高等級公路通過大足區境內。

至2015年底,大足區境內已通車鐵路為成渝鐵路設有大足站、長河碥站,成渝高鐵(成渝客專)設有大足南站。成渝中線鐵路將設站大足北站。

大足境內有軍用機場,人民政府致力於推動該機場的擴建與軍民共用。

民航局西南管理局與重慶市發改委批覆規劃在行政轄區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範圍內規劃建設重慶雙橋通用機場,詳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關於印發重慶市通用機場布局規劃的通知》。

文化藝術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興盛於兩宋,餘緒綿延至明清。

大足石刻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中葉間,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作為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敖火龍起源於大足區中敖鎮的舞龍、燒龍習俗。火龍長20餘米,多用竹篾扎架,麻線系頭,彩紙和絲綢裱糊。1999年,中央電視台《中國一絕》欄目曾到大足專題拍攝。

萬古鯉魚燈舞源於清代,曾參加全國民間舞蹈匯演並獲得一等獎,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足寶頂香會,歷史久遠,始於南宋,興盛於元明,歷清、民國而不衰。作為大足石刻衍生出來的「寶頂二月香會」,在全國各地廟會、香會中別具一格,自成一脈。香會會期從農曆正月上旬至二月底,前後四五十天,而觀世音菩薩生日二月十九前後的兩三天為高峰。每年的農曆二月內,來自雲、貴、川、渝、湘、陝等地的善男信女,約數十萬人前來進香拜佛,場面宏大壯觀,故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著名人物

名優特產

龍水五金起源可溯至晚唐,隨着鑿石造像運動得到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水五金一度與北京王麻子、杭州張小泉刀剪齊名。

寶頂冬尖始創於清光緒六年,以重慶所產冬菜為原料,經獨特的傳統工藝加工,陳年壇貯而成。

大足笛女酒採用傳統工藝,以糯高粱玉米大米小麥等為原料,加入泉水配製而成。

郵亭鯽魚發明於1992年,是重慶時餐飲界的一道特色菜。

大足冬菜是川渝特產,為列為「中國傳統名醃菜之一」。

丁家坡洋芋發源於重慶市大足區丁家坡,現已發展到重慶主城,是大足區特色小吃。

大足竹編花色繁多,常見竹編製品有青席、黃席、斗席、竹籃、竹桌、竹床、竹簾、筆筒、蒸籠、鍋蓋等類別,每一類別還分多種規格和花色。

風景名勝

大足石刻擁有造像5萬餘尊,銘文10餘萬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紀長達400年歷史里人類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在1999年12月先於龍門、雲岡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龍水湖位於大足區南部的巴岳山麓,水域面積5600多畝,常年蓄水1500多萬方。2004年7月列入第四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可經渝蓉高速轉重慶三環高速公路直達。

玉龍山位於大足區玉龍鎮,有桫欏樹群、雲台寺、三清古洞等景觀,2004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饒國梁紀念館始建於1929年,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為中西合璧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展覽由基本陳列、[[]]書法作品陳列、實物場景展示及多媒體展示4大部分組成。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