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津衛是天津古時候的叫法,是中國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位於中國華北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

天津衛於明永樂正式築城[1],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

目錄

背景介紹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

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着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2]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

自從明朝永樂二年,成祖親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建衛至今,這座城市歷經了六百餘年的沉澱。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天津作為通商口岸後,工商業金融業迅速發展,一時成為全國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在全球享有盛譽,「南上海,北天津」代表着中國的一個時代。

與眾多文化古城相比,這座年輕的城市正在以嶄新的姿態,通過「天津速度」詮釋着北方經濟中心的誕生。

視頻

天津衛 相關視頻

微紀錄片天津衛
「天津衛"名字的由來

參考文獻

  1. 你知道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嗎?,第一星座網,2015-08-21
  2. 天津的歷史沿革,中國網, 2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