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
太廟是中國、韓國、越南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而帝王將相的神主被供奉入太廟的儀式則稱為升祔禮[1]。
目錄
現存太廟
中國:
- 太廟位於北京天安門東側。總面積139,650平方米[2],平面成南北向長方形,正門為西南側太廟街門(該門現被一分為二,外部作為商店使用,不能進入),南門於民國時期作為公園時開闢,現為太廟主要遊人入口。太廟四周有三重圍牆。主要建築為前殿、中殿、後殿三大殿及配殿,南端有琉璃磚門一座、大戟門一座並小戟門東西各一座,兩門之間有七座石橋。明、清兩代為皇家祖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嘉靖、萬曆和清順治年間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大加修繕,歷時四年,乾隆退位前又將三進大殿及配殿全部擴建。
韓國
- 漢城宗廟:李氏朝鮮的宗廟。
- 宗廟是韓國首爾供奉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靈位的宗廟。宗廟1394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作為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廟,宗廟199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宗廟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祭祀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儀式——宗廟祭禮。宗廟祭禮的音樂是朝鮮宮廷音樂的一種,被稱為宗廟祭禮樂。宗廟祭禮和宗廟祭禮樂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越南:
- 順化太廟:越南阮朝的太廟。
- 太廟中供奉歷代阮主(廣南國統治者)神位。在阮主時期,富春城(今順化京城)內便已經有供奉歷代阮主的太廟,但在西山起義的時候被阮惠摧毀。1802年,阮主的後裔阮福映(即嘉隆帝)建立阮朝,翌年(1803年)下令重建太廟。
阮朝太廟仿照中國漢、明太廟「同堂異室」的制度,共設九室,正中祭祀廣南國開國君主阮潢,其餘八室分四昭四穆,供奉廣南國其餘八位君主和他們的夫人。最初昭四和穆四同時各供奉兩位阮主,昭四同時供奉孝武王阮福闊和他的兒子孝宣王阮福昊,穆四則同時供奉孝定王阮福淳和他的之子孝惠王阮福暘。但同年(1803年)底,阮福映改上孝宣王和孝惠王諡號,將他們遷出太廟,另建宣穆二王祠供奉。從此,阮朝太廟九室正好供奉九代阮主。
阮福映去世後,按照儒家禮制,需要將太廟中供奉的一位皇帝祧廟,以迎入升袝的阮福映。明命帝此時拍板決定,保持太廟原有規制不動,另建世廟,以阮福映為不祧之祖,日後阮朝皇帝升袝,進入世廟。從此,阮朝太廟規制沒有發生變動。
太廟的建築在1947年的法越戰爭中幾乎被摧毀。1971年,由阮福氏後裔出資重建了太廟。
- 李八帝廟:越南李朝皇帝宗廟,位於北寧省。
視頻
太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清代皇帝宗廟神牌升祔制度述略,道客巴巴,2016-8-31
- ↑ 北京太廟,土木在線論壇,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