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安門 |
中文名稱: 天安門 外文名稱: Tian'anmen Rostrum 地理位置: 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 氣候類型: 北溫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4800平方米 著名景點: 金水橋、城樓、天安門廣場等 文物級別: 國家級 文物批次: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編號: 30號 始建時間: 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 設 計 者 : 蒯祥(明代) |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1949年10月1日,在這裡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被設計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1]。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
目錄
建築特點
結構形制
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組成,漢白玉石的須彌座,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城樓上60根朱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房分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
南北兩面共有36扇朱紅菱花門扉;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着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殿內由一個450公斤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眾星捧月圖案[2]。
天安門城樓上的雕花落地大窗戶,雕工精緻,朱紅基調上勾勒的金色點線,極具大氣和貴氣。
城台介紹
城台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兩幅大型標語。
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兩幅大型標語。
城門特徵
天安門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懸掛的毛澤東畫像造型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文物遺存
金絲楠木盒
天安門城樓除底座是磚混結構外,整個城樓為木結構。60年代重建隊伍在天安門最高的脊瓦處數脊瓦數時,意外的發現中間黃色的琉璃脊瓦中藏着一塊金絲楠木盒,改琉璃瓦厚60厘米、寬80厘米,工人們雜碎後露出一個30厘米見方的木盒,上面清晰地顯露出一對精美的二龍戲珠雕刻圖案。工人們用撬棍戳破後,木盒酥了。木盒內藏有塊拇指大的紅寶石、硃砂。此外還有五彩糧:黃豆、高粱、黑豆、穀子和玉米等物品[3],有的物品已分辨不清,金絲楠木盒裡的所有東西後來全部上交國庫。
炮彈之謎
在拆除西山牆時,一名工人取出一發直徑9.5厘米、高約45厘米的完整炮彈,指揮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門連同周圍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後來在拆除中又先後起出6發規格相同的炮彈,這7發炮彈始終是個謎。
主要景點
金水橋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亘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橋」。 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
兩對華表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群,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華表是天安門的一個重要標誌,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隻蹲獸叫「犼」,望着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後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着一隻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着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勸誡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裡,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4]。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並不在現在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遊行集會等群眾活動。為方便遊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並向北挪移數米至金水河岸邊並列擺放。
門前石獅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緻。據《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於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這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調,瞪着大眼睛,微微側歪頭,半咧着嘴,鬣毛工整地纏捲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着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
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的南部。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China)簡稱國博,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是一座系統收藏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及珍貴文物的著名藏館,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截止至2013年末,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
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monumenttothepeople'sheroes)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了紀念公元1840年以來,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而興建的。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建立這座紀念碑的決定。當天傍晚,毛澤東偕同全體政協委員參加了奠基典禮。毛澤東執杴鏟土為紀念碑奠定了基石。1952年8月正式開始動工興建,由梁思成等人設計。全國著名的建築家、雕刻家、美術家和全國優秀的雕刻工人都參加了建碑工作。紀念碑用一萬七千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石建成的,碑基占地三千多平方公尺,碑身高達三十七點九四公尺,是新中國誕生後在廣場修建的第一座建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大活動
升旗儀式
天安門升旗儀式北京市旅遊委指定旅遊項目。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親自按下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1990年10月1日,《國旗法》頒布,要求升國旗時必須奏國歌,讓升旗儀式更加莊嚴隆重。從2004年6月1日起,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每月逢「1」的3次大升旗的勤務改成每月1日進行大升旗,36名國旗護衛隊員和62名武警軍樂團隊員和以往大升旗一樣,現場演奏三遍國歌。升旗時間[5]視具體日出時間而定。
歷史意義
天安門廣場,北京市中心地帶,中國政治活動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記載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五·二〇運動都在這裡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不僅見證了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抗外國侵略和反動統治的鬥爭,更是共和國舉行重大慶典、盛大集會和外事迎賓的神聖重地,這裡是中國最重要的活動舉辦地和集會場所。
視頻
天安門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安門廣場進化史 ,騰訊網
- ↑ 詳解天安門城樓的建築特色,中國台灣網,2011-9-7
- ↑ 1969年,天安門被拆掉秘密重建,工人揭開最高處的脊瓦後,激動了 ,搜狐網,2018-06-19
- ↑ 天安門前的柱子有五百年歷史了,到底有什麼作用?,網易,2019-07-10,小花豬
- ↑ 國旗升降時間表,敦坤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