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阁
妈祖阁(葡萄牙语:Templo de A-Má),俗称妈阁庙(粤语拼音:ma5 gok3 miu6,“妈”变调为“马”) ,旧称娘妈庙、海觉寺、天妃庙,是位于澳门半岛西南方妈阁山山腰上的一座主要奉祀海神妈祖的庙宇,约创建于1553年至1557年前,为澳门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澳门三大古刹中最古老的一座。
妈祖阁在建筑上具闽南特色,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亦是原建筑物保存得最长久的澳门文化遗产,见证了澳门数百年来的变迁。1992年,妈祖阁被当选为“澳门八景”[1]之一,并获得“妈阁紫烟”这一雅号。2005年,妈祖阁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目录
创庙传说
妈祖阁创庙传说的版本多种多样,当中包括书籍、口述历史及碑文记载,而各种不同的记载基本上都有妈祖保佑船民、福建商人和海上贸易等元素:
据妈阁庙内的碑文记载:相传明朝年间有福建商人乘船去澳门,天后娘娘(妈祖)化身为老妪登船随行,一夜之间疾驶千里,平安抵达后老妪即失踪,福建人便在老妪失踪之处塑像立庙奉祀,即现时的妈阁庙。
据澳门同知印光任、张汝霖合撰的成书于1751年的专著《澳门纪略》记载:
“ “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舶被飓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于庙前石上镌舟形及‘利涉大川’四字,以昭神异。” ”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来澳门经商的福建富商大船途中被飓风吹袭,几乎沉没,突然人们看到有一名神女站在山边,她使出法力,令船只安然抵达澳门,后来人们在娘妈角(现妈祖阁一带)立庙祭祀她。又在庙前石上刻下“利涉大川”四个大字。
据1867年4月29日第17号《澳门宪报》记载:一艘要从福建出海的船在即将出发之际,有一名女子要求上船,但因当时船上已装满货物和乘客而被拒绝,经女子流泪哀求下终获登船,并被安排坐在船头的一个角落。船只驶离港口后不久便遭到风暴,众人大惊,船长在无奈之下决定返航。这个时候从船头传来一串温柔、银铃般的声音吩咐船长不要慌张,沉着驾驶,风浪马上便平息,后来船在驶过一个海岬并找到了避风处,驶过去靠岸抛锚。后来人们发现女子不见了,乘客们到岸上去找,结果发现了一尊女神塑像,乘客认为是天妃显灵,故为该神像立庙,即现时的妈阁庙。
历史
妈阁庙的建庙年份至今未有定论,在史学界中亦是具争论性的话题,现时大部分学者认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前(即1553年至1557年前),在妈阁庙现址已有供奉妈祖的庙宇存在。其中澳门历史学家吴志良和金国平指出,早期的葡萄牙文文献、著作基于澳门葡萄牙人古老的传说,均称葡萄牙人在1553至1557年抵达澳门[2]时已发现了妈祖庙,并将之定为妈阁庙建庙年份的下限于1582年8月抵达澳门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著作《中国札记》中,提到该处有一座妈祖庙殿;从1751年完稿《澳门记略》的附图上可见,当时整座庙宇已有一定规模;1828年(清道光八年),妈阁庙重修,庙内建筑大为完善。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及1875年(光绪元年),妈阁庙两度遭受飓风破坏而受损,经两年重修扩建后,奠定今天的模样。
视频
妈祖阁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澳门八景,光明网
- ↑ 1553:葡萄牙人入居澳门,网易,200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