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坐落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以北的妙應寺內,是一座藏式覆缽式塔,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早、體積最大的藏式佛塔[1]。該塔始建於元代初年,此後曾於明、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多次維修。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
妙應寺白塔,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建立之初營建大都城時,於至元八年(1271年)聘請尼婆羅工匠阿尼哥主持修建,其建造目的是為了迎奉釋迦佛舍利。整個修建團隊共計85人,歷時8年將該塔建成。至元十六年(1279年)時,白塔建成,並成為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體積最大的藏式佛塔。白塔初建時,上面有許多佛教圖像雕飾,比如塔座上雕刻的動物,須彌座有眾多護法神像,覆缽體上有五方佛標誌及「天母所執器物」等,但這些雕刻基本隨着時間推移而風化殆盡。同年以塔為中心的大聖壽萬安寺開建,並於9年後建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大聖壽萬安寺因雷擊起火而被焚毀,僅白塔得以倖免。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重修白塔。成化元年(1465年)時,白塔基座周圍被安裝了108座鐵燈龕。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已經修復的白塔所在寺廟改名為妙應寺,白塔因而得名妙應寺白塔,而妙應寺也被俗稱為白塔寺。萬曆二十年(1465年)時,白塔的華蓋被重修,覆缽上也被安裝了一座小銅碑。清代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均對白塔進行過修繕。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了妙應寺,白塔也受到了損壞。
結構
妙應寺白塔為藏式磚塔,高51米,通體白色,由塔座、塔身、相輪、華蓋、塔剎5部分組成。其中塔座面積為810平方米,高9米,上下共分3層,平面呈「亞」字形,最下層為方形,中間層和最上層為折角須彌座,周圍環繞有鐵燈龕。塔基上為覆蓮座,外面纏有5道環帶形的金剛圈,用以承托塔身。塔身為巨型覆缽體,直徑18.4米,用7條鐵箍將磚塔箍緊。塔身上方為一層折角式須彌座,上方承接相輪。相輪為圓錐形,共計13層,又因此名為「十三天」[2]。相輪頂端承托有華蓋,華蓋直徑9.7米,底部為厚木,上方包有銅製筒瓦和銅板,四周懸掛有36片風鈴,此外還有銅製透雕佛梵文字的華鬘。華蓋上方為塔剎,塔剎高5米,共有8層,為一座重4噸的鎏金銅製小塔。
視頻
妙應寺白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京妙應寺白塔—中國最早最大的覆缽式塔,搜狐,2019-08-04
- ↑ 妙應寺白塔的建造與裝藏,中國民族宗教網,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