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果法師
妙果法師 |
中文名稱;妙果法師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台灣桃園 出生日期;1884 逝世日期;1963 |
妙果法師(1884~1963)台灣桃園人,俗姓葉。十八歲皈依於大溪齋明寺,投覺力上人披剃出家。於民國元年(1912),受具足戒於福建鼓山湧泉寺。後創建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中壢月眉山圓光禪寺,均為僧眾修習之道場。自此法譽日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曾委之為台灣布教師。民國三十七年(1948)創辦台灣佛學院,禮請弘法南洋之慈航法師出任院長。大批僧伽逃至台灣,法師曾不遺余力為彼等籌置棲身之所。法師熟諳禪宗公案,潛究維摩經。1963年入寂,世壽八十。有語錄及經義講注等遺世。
目錄
出家受戒
妙果法師,內號騰悟,外號妙果,一字西來,他是曹洞宗洞山良價傳鼓山第四十四世法嗣,屬江西壽昌法脈"耀古復騰今"中的騰字輩。他俗家姓葉,名阿銘,是台灣桃園縣人,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歲次甲申十月十一日,出生於桃園縣平鎮鄉間。妙果的父親康明公,母親陳氏,俗家兄弟五人,妙果排行第四。他自幼賦性穎悟,在私塾中攻讀漢文,成績冠於同儕。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朝鮮東學黨作亂,中日同時發兵入韓,導致中日海戰,中國戰敗,翌年割讓台灣於日本,一時之間台灣社會動盪不安,年方十二歲的妙果亦因此輟學。十三歲時,父親康明公棄世,以後三數年間,三個哥哥相繼病故,妙果悲愴之餘,深感人世無常,乃有棄俗出家之想,由此開始茹素,並待緣出家。[1]
一九〇一年,妙果十八歲,在桃園大溪齋明寺皈依龍華齋教。到宣統元年(一九〇九年),聞知由福州鼓山湧泉寺的覺力禪師,於遊歷日本歸途中來到台灣,駐錫台北觀音山凌雲寺,妙果聞訊即趕到凌雲寺參謁。覺力禪師是福建省廈門鼓浪嶼人,俗家姓林,名金獅,清光緒七年生,年長妙果三歲。他十六歲在福州鼓山湧泉禪寺,依萬善老人剃度出家,是曹洞宗壽昌法脈"耀古復騰今"的復字輩。覺力走後,凌雲寺尚在草創階段,妙果即留在凌雲寺,協助本圓和尚照料建寺工程,並曾一度擔任副寺。宣統三年,妙果得到覺力禪師通知,鼓山湧泉寺傳戒,要他到鼓山受戒。妙果即買輪內渡祖國,在鼓山受了具足大戒。圓戒後本來想留在鼓山參學,但因母親生病而趕回台灣。他先回桃園探母后,仍回到凌雲寺任事,妙果年已二十九歲。
建法雲寺
這時苗栗大湖的耆紳吳定連、劉輯光等,有在大湖興建佛寺的計劃,正向地方官署辦理申請手續。某日劉輯光遊覽觀音山,與妙果邂逅於凌雲寺,二人一見投緣,一夕傾談,決定共同合作建寺。劉輯光回到大湖,與共同倡議建寺的地方商紳吳定連(時任大湖區長)等共議,決定邀請妙果到大湖,由妙果來推動建寺計劃,地方人士以護法身份予以協助。這樣妙果就由觀音山到了大湖,開始了開山整地的建寺工作。妙果於建寺工程開工後,專程渡海到鼓山,向他師父覺力禪師說明大湖建寺的經過,禮請覺師到大湖主持開山事宜。一九一三年,覺力禪師二度渡海到台灣,負起開山重任。
在建寺過程中,劉、吳兩家族出錢出力,貢獻至多。而更為難得的卻是妙果和尚,劉、李兩位居士,本來是請妙果到大湖建寺,而建寺工程進行中,他不自居位,到福建鼓山迎請他師父覺力禪師,這樣才有一九一三年覺力移錫大湖之舉。後來一般人以為覺力禪師是"大湖法雲派"的創始人,而創建法雲寺者,實為妙果和尚也。覺力禪師抵大湖後,與妙果師徒二人,同心協力,推動建寺工作。一九一四年,大雄寶殿竣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此大殿後來於妙果繼任住持時代,曾予以重建),當地民間乃有"法雲建而大湖平"的俗諺。所謂大湖平,是當地蕃漢之爭自此平息也。出任住持
法雲寺落成之後,在覺力、妙果師徒領導弘化下,三數年間,宗風大振,名山高僧,相得益彰,各地衲子聞風歸仰,常住眾多達二百餘人,在台灣佛教中,是空前的莊嚴道場。一九一七年,妙師故鄉桃園地區的善男信女,一再敦促,請妙師到桃園弘化,妙師乃稟明師父,得到覺力禪師的應允,回到桃園,於中壢地區另行創建圓光禪寺。圓光寺位於中壢市郊外月眉山,占地二千餘坪,是中壢市護法居士邱阿興、邱葉梅妹伉儷所捐獻的。圓光寺始建於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〇年落成,妙果法師為該寺開山第一代住持。此後他在桃園弘法利生,教化一方,數年之後,道譽日著,聲播東瀛。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宗務院,將妙師編入曹洞宗僧籍;曹洞宗首剎永平寺管長日置默仙,聘請妙師為台灣布教師。曹洞宗台灣別院院長大野鳳州,聘請妙師兼任毗盧寺住持,及擔任法藏寺、圓通寺等寺的導師,此後他不僅在中壢、桃園弘化,進一步南北奔波,講經布教。未幾,妙師又被台灣總督府遴選為南瀛佛教會理事、評議員。並受贈日本永平寺及總持寺所贈的金斕袈裟,及曹洞宗管長鈴木天山贈予的安陀會衣。
一九三二年,覺力禪師罹病,經醫診斷為肝炎,後來又轉為肝硬化。醫療年余無效,於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三日示寂。覺公舍報前,門下弟子妙果、妙然、妙廣、妙塵等隨侍在側,覺公囑弟子要努力修行。妙果感於要與恩師生離死別,痛哭失聲。覺公曰:"勿哭。"妙果請於覺公曰:"師父走了,法雲寺可怎麼辦?"覺公曰:"你接任住持。"繼而又曰:"山林收入,只可用於辦佛學院,培育人才,不可挪作常住之用。"覺公的遺教,是妙果後創辦"台灣佛學院"的遠因。覺公圓寂,妙果於七月二十五日,繼任為法雲寺第二代住持。
覺力禪師圓寂之年,妙果和尚春秋五十,猶是壯盛之年,他致力於弘法利生事業,席不暇暖。一九三六年歲次丙子,他在圓光寺傳授三壇大戒。翌年東渡日本,日本昭和天皇早聞他的道譽,延請他入皇宮供養,並頒賜袈裟、如意、缽具、拂塵、摺扇等御物,這是台灣僧侶首次受日皇的供養。一九四五年,日寇侵華敗降,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後,妙果法師擔任關西潮音寺、員林雙林寺、竹東大覺寺、彰化大佛寺等住持,暨民生雜誌社社長。台灣佛教老一輩耆宿多已謝世,這時碩果僅存的妙果法師,成為台灣僧侶中的中心人物,在那一段時間,妙果法師道譽之隆,無與匹敵。
培育僧材
一九四八年,妙果法師年已六十五歲,他為了實現培育僧材的夙願,在中壢圓光寺創辦"台灣佛學院",禮請在南洋弘化的慈航法師出任院長,主持其事。慈航法師是福建寧縣人,十八歲披剃出家,曾學禪於圓瑛法師,聽經於諦閒法師,學淨於度厄和尚,也讀過閩南佛學院。他受到妙果老和尚的約請,到台灣辦佛學院,這正是他志趣的所在,他欣然應聘。十月他來到台灣,立即展開招生事宜。他與妙果法師同擬了《台灣佛學院宣言》及招生簡章,在《宣言》之後,附有"台灣佛學院招生簡章",說明佛學院三年畢業,分為兩個階段,前六個月是"試辦訓練班",訓練班考試及格,再升入後段的"正式研究班",前階段的課程為佛學、國文、英文、常識四種。但台灣光復未久,佛教並不昌隆,十分冷落,以致報考入學的人並不踴躍。女性出家在家二眾還有二十多個人,男眾還不到十個人。一九四九年初,訓練班開學上課,佛學課程由慈航法師一人獨挑,國文課由一位黃臚初居士(就是後來出家的律航法師)義務講授。
一九四九年春,大陸國共內戰激烈,京滬局勢危急,有十多位大陸來台的青年學僧,投奔中壢圓光寺佛學院,慈航法師來者不拒,予以收容。但到三、四月以後,學僧愈來愈多,多到二十多個。並且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人會從大陸逃難而來。妙果法師不得與慈航法師商談,說明圓光寺經費有限,不能再收容來投的大陸學僧了。這一場商談不歡而散,彼此也心存芥蒂,六個月試辦期滿,正式研究班也就不再辦了。
雖然如此,妙果法師培育青年學僧之心未曾稍減,他曾經遣送僧徒,到國內及日本修學研究,可惜弟子或早夭或還俗等,未能傳續其志業。一九五一年後,妙果法師感於寺產土地,依政府法令予以放領,顧慮以後道糧有缺,並念及日寇侵略戰爭期間,多年兵燹,不無路骸孤魂,無所依託,乃計劃在圓光寺側興建福慧塔一座,以安亡靈骨灰,且可增益道糧。這是一件鉅大的工程,歷時五年始竣工落成。
一九六一年,妙果法師年近八旬,腰腿猶健,法筵尤盛,中南部善信爭相皈依供養,五十一年(1962)歲次壬寅,曾告知身邊弟子曰:"了知一切皆空,無一法當情,是諸佛用心處!汝等勤而行之,人身難得易失,毋使長受輪迴。明年八十,吾將歸焉。"
一九六三年歲次癸卯,四月妙果法師示疾,經醫檢查為肝臟疾患,曾入院手術,出院後在寺中調養,延至閏四月二十三日,在弟子念佛聲中示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二,戒臘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