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妞妞》一書記述了一個僅擁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為媽媽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剛出生不到一個月就被確診患有絕症。因為父母不願意孩子成為殘疾人,一直不捨得讓他做手術,當父母終於下定決心,要給妞妞作手術時,已經來不及了。任何治療都無法挽回妞妞的生命了。然而,妞妞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拋棄她,或是消極的等待親生骨肉一點點死去,他們像養育健康小孩一樣細心的呵護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父親用感情的一磚一瓦壘築起來的一座墳!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愛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作者為女兒妞妞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就叫《妞妞》,還有一個副題:「一個父親的札記」。

妞妞只活到一歲半,而離開我已經快三年了。姐妞活着時喜歡玩書,抓到隨便一本書便會快樂地喊叫:「妞妞的書!」這聲音一直在頭腦里盤旋,叮囑作者寫出了這本真正屬於她——至少是關於她——的書。

書中,作者把他對妞妞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微如一字,一詞,大至一段,一篇,直至整本書,無處不充斥着他對妞妞的愛。妞妞剛出生時,她的眼睛還沒被發現長有腫瘤。作者第一次見到她時,就形容「她雙眼微睜,細長的眼線很美,眼珠不停地左右轉動。她明明是在看!不過,那目光是超然的,無所執着的。」隨後,妞妞被接回了家,她的一個小動作,一連串笑聲,或是一聲模糊不清的咿呀學語,都能引發作者一連串驚喜,寫下一大段感想。這本書,無疑是一位父親能送給女兒的最好的祭禮。 其間穿插的一系列的人生感悟,有些看似跟妞妞完全沒有關係,談及凡夫俗子,付出與報酬,永恆,神秘等等,但倘若你用心讀他的一字一句,就會發現這些人生感悟不是空穴來風,每一段都與妞妞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每一段都是由妞妞所引發,由妞妞所啟迪。例如在札記之二中的《命運之感》一篇,就是作者由其女兒悲慘的命運而引發對命運的感嘆。他覺得他和妞妞終會再相遇,而妞妞「來這世上匆匆一行」,也許「只是為了認一認爸爸,為那永恆的相聚未雨綢繆」。可以說,是妞妞短暫的一生帶給他對人生的更深一層理解。人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種種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身邊,那就是平凡的親情。人在遭受苦難時誠然 可以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一一樣東西能使你真正承受苦難,那就是你自己的堅忍。一個人懂得珍惜屬於自己的那份情親,有勇於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苦難,乃是人生的兩項成就。 妞妞的生命是短暫的,短暫到她還來不及對這個人世產生留戀之感,就已經離去。她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疼痛是由腫瘤引起的。但這離去對於父母來說卻無疑是致命的,痛失愛女的痛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然而,周國平(作者)不但承受下來了,而且還用他的筆,記錄下了妞妞短暫的一生,讓妞妞的生命得到了永恆。 這本書,連作者本身都坦言,是一本無法歸類的書。它不是小說,沒有虛構的情節;它不是報告文學,其主角只是一個僅僅活到一歲半的嬰兒,並無值得報告的事跡;它更不是一本哲學書,因為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就讓我們把它當作一本記錄作者生命中一段特殊歷程的日記,一段有一個可愛的女兒陪伴的可歌可泣的心靈歷程。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人們都能從中體會到,能健康快樂的活着,是一件多麼幸福而又難得的事。為了妞妞,請珍惜我們現有的生活。因為,活着,便是快樂。

作者簡介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著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寶貝,寶貝》,隨感集《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慾》,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1、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2、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周國平: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內容預覽

本書初版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來,有許多人為它流眼淚,也有個別人朝它啐唾沫。書有自己的命運,決定這命運的首先是讀者,最終是時間,惟獨不是作者。我自己的感覺是,隨着歲月的流逝,這本書離我越來越遠,它不再屬於我。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反而能夠跳出來,比較平靜地面對讀者的反應。 我想對流淚的讀者說:在人世間,每天都有災難發生,更悲慘的還有的是,請不要為書中講述的十多年前某個小家庭的悲情故事流淚了。十多年前,我初為人父,偏偏遭遇和自己親骨肉的生死之別,這使我對父女親情有了刻骨銘心的體驗。然而,我所遭受的境遇雖是特殊的,我所體驗到的親情卻是普遍的。讀者的反饋告訴我,讀了這本書,許多做父母的更加珍惜養兒育女的寶貴經歷了,許多做兒女的更加理解父母的愛心了。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