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姜女石遺址,是秦至西漢前期行宮遺址,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西距山海關15千米,因姜女石遺址的中軸線正對海中被稱為姜女石(又稱「姜女墳」)的三塊礁石而得名,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姜女石遺址出土大量的瓦件、磚、井圈、柱礎、排水管等建築構件,有夔紋大瓦當、變形夔紋半瓦當和巨型空心磚,並發現高台多級建築,以及地下版築夯基。姜女石遺址綏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弘揚綏中歷史文化、考古文化具有重要意義。1988年1月13日,姜女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姜女石遺址

地理位置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

占地面積 15萬平方米

門票價格 30元/人次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208

分類號 V—28

所處時代 秦漢

目錄

歷史文化

姜女石,即姜女墳,傳說中孟姜女投海自盡之地,其實是一種天然的海蝕柱,為秦漢時的碣石(門),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時,秦始皇派人前往海中求取長生不老之法之處、渤海之濱的碣石。《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曹操於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三郡烏桓回師途中,曾有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句。姜女石聳立在姜女石遺址內的南面海域,為一組自然礁石。碣石近海而立,站在不同的角度觀賞此石有不同的效果。在黑山頭觀此石,其仿佛是一隻褐色的公雞屹立海面,揚頸啼鳴;在牆子裡正面觀此石,其又宛若一位少婦攜着一雙兒女望海盼夫。這組碣石是一種天然的海蝕柱,推測原為一對,後來西側海蝕柱倒塌。其中聳立着的一塊碣石,高出海面20餘米,南北長11米,東西寬8米,呈黑色。姜女石遺址與姜女石之間原有石甬道相通,其中甬道所鋪石塊在「文革」期間多被百姓拆除,作為「石灰石」出賣,零星的剩餘石塊則被海水沖走。甬道是秦始皇所修建用於祭祀的海中通道,花崗岩平台則是碼頭或是某種航海標誌 。

建築規模

姜女石遺址範圍南北長4千米,東西沿海岸3.5千米,與南面海中姜女石相距400餘米,包括六處大型宮殿遺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頭、瓦子地、金絲屯、紅石砬子和周家南山等處,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姜女石遺址海域的水下人工建築,是花崗岩所打造的平台,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60米,建築呈四邊形,一些石塊經過了加工修整,有人工干預痕跡,且石塊在較大範圍之內呈現出有規律的走向與分布。

建築布局

姜女石遺址主要包括石碑地、止錨灣和黑山頭三處秦漢行宮建築遺址,三處建築南面海中各自對應一處海蝕柱,依次為姜女石、紅石砬子和龍門礁。[1] 姜女石遺址利用海濱自然景觀,前臨渤海,海中有聳立的碣石;後靠燕山,山上有長城,以石碑地(碣石宮)為主體建築,以止錨灣和黑山頭為左右兩翼,建築格局為「一宮兩闕」,襯以瓦子地、周家、金絲屯等眾多的附屬建築,四周建有宮牆,呈合抱之勢,正對海中碣石(門),形成一處完整壯觀的建築群體,南端中心為一座多級的夯土高台,高8米,台基坐北面南向海,東西兩側及背面有夯土建築基址。石碑地高大的夯土台和密集的建築遺址,正對着海中的姜女石,其中最大的一塊高出海面24米,根基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11米、東西寬8米左右,黑色。在這個海蝕柱海底的北側,堆放着一些大型的白色河光石,這類河光石不見於附近海域,可能是古人有意放置 。

研究價值

姜女石遺址是秦代三大工程之一,是綏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2] 對弘揚綏中歷史文化、考古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姜女石遺址出土的「千秋萬歲瓦當」等秦代皇家專用的建築構件,為姜女石遺址就是秦始皇東巡時的行宮提供了實物資料 [7] 。姜女石遺址周邊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和研究,有助於探討秦漢帝國的海洋觀念和當時的「海上神山」信仰傳統。姜女石遺址海域水下建築的發現,為海中甬道的存在提供了佐證。同時,姜女石項目將水下考古與陸地考古結合起來,並開展考古學、歷史學、海洋地理、岩相分析、遙感影像等多學科合作,這種工作模式對於水下考古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視頻

遼寧考古六十年:揭秘碣石——姜女石與秦始皇行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