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 |
中文名稱;威風鑼鼓 類型;民間藝術 屬性;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 常見曲目;《七牌子》、《牛腰子》等 流行地區;霍州、洪洞、汾西 起源時代;於堯、舜 |
晉南威風鑼鼓,早名為「鑼鼓」,俗稱「傢伙」,流行於山西省晉南地區的一種民間打擊樂藝術形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晉南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獷豪放;鈸音清脆、盪氣迴腸;鑼鳴鏜鏜、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臨汾市申報的晉南威風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56。[1]
目錄
歷史淵源
四千多年前,堯建都平陽(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堯有兩個女兒,取名為娥皇和女英,他們一家人都住在羊獬村。堯在歷山招賢時,見一農夫吆喝着一頭黃牛和一頭黑牛耕地,並在木犁的扶手上掛着一個簸箕,隨時敲擊,而不是拿皮鞭驅打牛耕地。詢問原因後,堯王感到此人心地善良,若封帝為王,定會愛護百姓,就把兩個女兒許配給了他,此人即舜。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娥皇和女英要回羊獬村省親。到了農曆四月二十八,歷山人就會帶着鑼鼓隊去羊獬村給堯王拜壽,並接姐妹倆回曆山。在這接送的過程中,兩隊的人馬都要路站兩列、敲鑼打鼓以示威風,比比誰家的鑼鼓更有魄力,表示對娥皇、女英的歡迎與尊重。久而久之,這種敲鑼打鼓的形式就被人們稱為「威風鑼鼓」。
羊獬村和歷山村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是兩個典型的村民部落。幾千年來,這兩個村落的村民每年都如期舉行隆重的「接姑姑迎娘娘」的走親活動,儀仗列隊,敲鑼打鼓,浩浩湯湯,場面壯觀,約定成俗,沿襲相傳,成為晉南威風鑼鼓早先的一種形態。
1978年—1985年,在襄汾縣陶寺村出土的原始文物中,發現大批原始舊石器製作的打擊樂器,例如土鼓、石磬等遠古樂器,經鑑定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印證了晉南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
晉南威風鑼鼓主要流行於山西省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浮山等縣,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
晉南威風鑼鼓由鑼、鼓、鐃、鑔四種樂器共同演奏,鼓聲如雷,鈸音清脆,融舞姿、音響、技巧、服飾、隊形於一體;集粗獷、剽悍、倔強、好勝、風度於一身。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舞姿、粗獷豪放的喊聲、朝氣蓬勃的氣勢,融處處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北方漢子的豪爽奔放,氣勢磅礴,威風凜凜。
藝術特色
花哨的威風舞姿
晉南威風鑼鼓舞姿要威風,隊員在表演時要結合鼓點的節奏場面變化,做出各種舞姿身段。擊鼓時動作幅度要大,目視前方,右手要將鼓槌舉到頭頂,左手扶鼓,以沖跑或齊步走出。「馬步跳打」時,雙腳要離開地面,在前進或後退的同時跳打;「馬步跳喊」時,在跳打的同時隊員要加上喊聲,以增強氣氛;「左轉打」和「右轉打」時,表演者以一腳為軸心,向左或向右轉九十度,轉時要有力度,落地必須有聲,要把轉、打同時在節奏里完成。
鑼槌花樣多姿多彩,「單槌花」時由上向里、向外,在一拍時間裡旋轉一周,一般都在緩和、抒情節奏里使用;「雙槌花」即一拍雙花,在激烈緊湊的節奏時使用;「拋鑼槌」:在表演中利用拍鈸的間隙將鑼槌高拋二米左右接上再打,利用這些簡單的挽花體現了動作的花哨。鉊鈸者由「前小翻」拍鈸後翻向正前方90°,在緩慢的節奏里使用;「前大翻」要利用手腕的反轉,把鈸面翻向左右兩側180°,利用剎那間的爆發力。鐃鈸技巧少,擦鐃時鐃隨手轉,手隨鐃走,鐃拋空中,旋轉上升3米左右,穩落手中。
豐富的曲牌音響
晉南威風鑼鼓有一整套豐富多變、能夠表現多種情感和氣勢的鑼鼓經。鑼鼓曲牌名目繁多,有反映歷史故事的、有說明鼓點數字和曲牌順序的、有表現奏擊方法的,也有表現各種情緒的。曲牌從穩健沉重的鑼鼓開始後,時而纏綿婉轉,時而霹靂蓋頂,時而急風暴雨,時而歡快熱烈,時而莊嚴肅穆。
不同的擊奏打法有不同的聲音效果。鼓可以用單槌擊、雙槌擊等方法,可以使其音響有大幅度的變化。擊打力量的大小,可以使同一音色有強弱之別,表現出不同的情感。若有兩種以上樂器同時發聲,便會獲得新的複合音響。鼓、鑼、鈸同時擊打發出的聲音為「倉」,三者同時悶擊為「鏘」。
多變的行進隊形
晉南威風鑼鼓表演時行進的隊形多種多樣,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鼓在前排,鑼在中間,鐃、鈸在最後;第二種是鑼在前面,鼓在中間,鐃、鈸在最後;第三種是鼓在中間,鑼在兩邊,鐃、鈸在最後。
在路行表演中,全體隊員「走步擊打」,由領鼓帶領前進。主要以挎鼓為主,鑼、鈸、鐃都為配樂。挎鼓者將鼓帶斜挎於左肩,肩頭鼓帶展開,鼓幫貼着腹部,右臂放在鼓帶里,雙手各握着鼓槌無鬃毛的一端,一般先右槌後左槌,輪流擊打,在此過程中做單挽花槌和雙挽花槌動作。走步擊打時,按鼓點擊鼓(不挽花),雙膝稍屈,上身稍後仰,胯往前頂,左腳起一拍走一步。擊鑼者用左手四指摳住鑼內沿,拇指卡在鑼外沿,右手握鑼槌中部。單擊鑼時,左手握鑼,右手按鑼鼓點擊鑼。挽花擊鑼時,走「單擊鑼」,遇空拍右手在右上方做「里翻腕」動作。走步擊鑼時,起左腳一拍一步向前行走,左手托鑼於左肩前,右手握槌上舉做「單擊鑼」動作。擊鐃者雙手握鐃於腰前兩側,鐃心向上,一手舉於頭前,一手放於腰前,兩鐃心相對,按鑼鼓點上下相擊。
主要樂器
晉南威風鑼鼓的樂器由鼓、鑼、鉊鈸、鐃鈸四種組成,每種樂器的擊奏方法和技巧,各有不同。
1.鼓:第一為常用扁鼓,形狀圓又扁,直徑在50—62公分之間,鼓腔高低在30—40公分之間,鼓槌長短在25—30公分之間;第二是陰陽鼓,即一個鼓手打一個大鼓一個小鼓,大鼓架在架子上,小鼓架右側,拍鈸時擊小鼓,敲鑼時擊大鼓;第三種是架子鼓,把直徑一米左右的大鼓用支架架在場地上,和鈸鑼一起擊奏,共鳴深沉渾厚,震耳欲聾。這種鼓在擊奏時,要用鼓槌彈奏,要敲出輕重強弱效果,即拍鈸時擊鼓的前沿,打鑼時擊鼓心,輕重緩急,悅耳動聽。
2.鑼:直徑40公分,鑼邊5—7公分,體小身輕,數量眾多,敲法多用於端鑼、舉鑼、托鑼、提鑼、推鑼、敲鑼、按鑼、甩鑼。
3.鉊鈸:由兩扇鈸對擊發出音響,直徑在33—40公分之間,曲牌多從鉊鈸開頭,具有號召、呼喚人們的作用。過去鉊鈸共鳴腔大,鈸扇也大,一般4公斤左右,拍起來嗡嗡作響,聲震四方,現在的鉊鈸一般2公斤左右。鉊鈸與曲牌、形體是相輔相成的,良好的技巧能使威風鑼鼓的精髓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4.鐃鈸:由上下相擦發聲,數量少,音量小,主要是起掌握節奏、調節情緒的作用,在威風鑼鼓裡,一般是在後半拍(弱拍)的位置擊奏並突出它的,可發出「次兒」、「工工」音響。
威風鑼鼓 |
代表作品
晉南威風鑼鼓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
晉南威風鑼鼓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富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強烈現代化意識,對歷史的延伸、銜接和發展,對於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傳承狀況
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晉南威風鑼鼓由於自身創新不夠、表演者老齡化、後備專業人才流失,以及市場活力不夠、演出費用低等問題,導致晉南威風鑼鼓受到衝擊,逐漸落沒。
傳承人物
王振湖,男,1953年3月出生,翼城縣東下坪村人,1981年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曾任臨汾地區文化局副局長,並一直擔任鑼鼓協會會長。王振湖從小喜愛威風鑼鼓,經常參加威風鑼鼓表演,長期從事與威風鑼鼓有關的文藝工作,對威風鑼鼓的源頭、曲譜、音樂、服飾、樂器製作、文化產業、傳承保護等方方面面進行過深入研究和探索,編著出版《威風鑼鼓的發展》等著作10多部。2009年5月,王振湖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7月,臨汾市群藝館作推動晉南威風鑼鼓走進社區,組織公益培訓,組建社區晉南威風鑼鼓隊。
2019年11月12日,臨汾市群眾藝術館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晉南威風鑼鼓的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88年,晉南威風鑼鼓參加全國首屆農民運動會開幕式表演。
1989年,晉南威風鑼鼓參加慶祝國慶四十周年專題片《我愛你,中國》電視錄相。
1990年,晉南威風鑼鼓參加亞運會。
2018年9月16日,山西省文化廳和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等部門在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風景區,舉辦為期4天的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黃河之魂·多彩非遺」系列活動,晉南威風鑼鼓《盛世鼓舞》參加展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