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
《孟良崮》是解放戰爭著名戰役系列片其中之一,本片在製作上與其它同類節目有很大不同。在編導上借鑑了國外大片的創作手法,即每部中各集結構均是在起承轉合中逐步推向高潮。情節生動、懸念環生;看時驚險刺激、緊扣人心,杜絕了有些同類題材講述歷史沉悶的弊病。片中解說採用新的筆法,即不是簡單的重敘過去歷史的大事記,也不是單純講個人命運,而是歷史與人物交融。即有歷史的大氣氛,又有人物的命運與細節,是一部能給觀眾全新感受的20世紀中波瀾起伏長篇戰爭歷史的精彩畫卷。它不僅適應觀眾願意觀看戰爭歷史紀錄片的心理,又有能掀起觀眾感情起伏的全新藝術手法[1] ,可視性極強。
目錄
劇情簡介
50年前,在沂蒙大地一個不起眼的山頭上,演出了一場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驚心動魄的武劇---孟良崮戰役。這次在我軍戰史上殲敵並不算多的戰役之所以引起世人的關注,是因為它在當時整個中國戰局的棋盤上起了關鍵作用。
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並沒有使苦難的中國人民走出黑暗的盡頭,早有準備的蔣介石又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胞。
內戰一開始,陳毅、粟裕[2]和張靈甫就成為一對難解的冤家,在全套美式裝備、兵力占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下,我軍作戰多次失利,得意的蔣介石和張靈甫盤算着在山東臨沂決戰,為此他們將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的3個共45萬兵力集中於此,而當時我軍兵力只有27萬。
當時擺在陳毅、粟裕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與氣勢洶洶的蔣軍決戰,這是蔣介石和張靈甫夢寐以求的;二是讓蔣軍「集團滾動」過來,我們北渡黃河,卷着鋪蓋離開山東,這又正中蔣介石和張靈甫的下懷。
此時的陳毅、粟裕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戰爭本是軍人的角斗場,但發生在沂蒙山區的這場征戰,普通百姓卻和子弟兵一同登上了戰爭舞台。他們手無寸鐵,他們走上戰場拿出的武器是他們幾世幾代用過的獨輪車,是他們家房前屋後的樹木砍伐後做成的擔架。
深明大義的沂蒙人民把維繫軍隊戰鬥力的上百萬斤的糧食放在成千輛的獨輪車上,在上萬人的肩膀上緊隨我軍南征北戰。
純樸的沂蒙百姓從切身的感受中,做出了最重要的選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最珍貴的東西。在他們當中,有一天失去兩個女兒性命也不泄密的唐洪玉.....有在敵人面前高喊「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的燕玉蘭......有當着眾鄉親許下諾言「誰第一個參軍,我就嫁給誰」的梁懷玉......有倒在冰冷的河水中為部隊架起一座人橋的30個姐妹......
這些也許只是戰爭這場悲壯交響曲中的弦外之音,但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而這一切在任何軍事沙盤和地圖上都不可能體現出來,這是來自黃浦軍校的蔣介石和張靈甫至死也未學到的課程。
視頻
孟良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電影表現手法都有哪些? ,搜狐,2017-09-12
- ↑ 孟良崮戰役後,為什麼把粟裕的華野軍一分為三呢? ,搜狐,2020-12-11